傅山写什么书法?

盖蕾钰盖蕾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书学史上,傅山的出现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他上接明初的宋濂、刘基,下开清中期的邓石如与赵之谦。他的草书是清代草书的重要代表之一。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著名学者、书画家。初名鼎臣,字青泥,别号朱衣道人、贤良叟等。山西阳曲人。明崇祯十一年举人,清顺治十五年任博山知县,因抗清被罢官,有《霜红龛集》传世。傅山的书法理论造诣较高,对历代书法家和作品都有评论,并身体力行,他的草书,以王铎为取法目标,但又能突破后者,形成自己的风貌。

据载他在四十岁左右开始习草书,五十一岁时,即顺治十年,其草书有了一定的成绩,时值王铎过世不久,有人向他请教如何学习王铎的书艺,他就让这个人去找王铎遗下的墨稿来观览分析,然后指出其中优劣得失所在,此人照办后,傅山则将所观写的草稿全部烧毁,以示保密,可见他对王铎草书的研究是十分深入的。此后数年,他专攻草书,到六十岁前后,已经自成面貌了。 傅山的草书以行草为主,笔势纵横,痛快酣畅,结体欹正多变,章法常以大小大小参差错落,给人以变化多端而又协调统一的美感。从现存书法作品看,傅山的草书分两类风格特征:一是大草,二是“焦笔”草。所谓“焦笔”是指以焦墨书写的草书。 从艺术水平上看,傅山的草书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成为清代草书的代表性人物而与董其昌并称,但他并不以此自满,相反认为自己的草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说自己虽然“七十三,四十二年后又变作一途”“今老矣,尚能变数路耶!”他还说:“三十以后,不甚满意于昔年所为;七十后,又不甚满意于今年之书。此余数十年中,时时自改,故书不能专一体”。由此可见傅山是一个不断自我挑战的书法家。

目前收藏的傅山的草书作品很多,主要有《题山水卷》、《论书帖轴》、《草书诗卷》等等,此外还有几幅草书横幅也很有特色,诸如《临书帖》、《行书五言联》等。《临书帖》作于乾隆年间,是一幅四尺三开的草书横幅,落款处有“甲申夏五八十四翁”的款识,钤有一方白文印“青泥道人”。全篇用笔流畅自如,结体欹侧多姿,章法左密右疏,显得大气开张,很有气势。这幅草书作品,可以说是傅山晚年精品代表作之一。

优质答主

他写的字很多,有行草书、大草、章草等等。 他写过《临王献之桃叶贴》 写过《七绝诗三首》 他还有一幅很有名的草书长卷作品,叫做《题画》 这个是我自己用微信截图的,网上应该找得到高清图片。 他也有小楷,比如抄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和《灵飞经》(其实我觉得他的这个小楷有点像他的行书) 小楷还有一首四言书,也是我的最爱之一—— 《诫子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