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烧红是怎么回事?
“ 烧红”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词,它指的是一种经过高温处理的翡翠,通常被用作色差底差的掩饰手法。
由于翡翠属于玉石的一种,而玉石在高温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和特性,这是由物理化学反应决定的,因此将翡翠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产生变化并不稀奇;然而,“烧红”这个词的横空出世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因为没有权威资料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目前业内普遍比较认同的定义是以国家珠宝玉石标准——GB/T16552-2017为标准来判定 “烧红”的存在性(以下简称《标准》):
1.“天然翡翠B货C货”中的“处理”是指对翡翠进行人工充凝胶状物质、漂白或染色;
2.当“天然翡翠A货”经过高温烘烤变红的情形下,应视为“处理”。 “处理”一词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其指代的是用非自然手段使宝石获得某种特征的行为,其中就包括化学和物理处理两类。而《标准》中对“处理”的定义中并没有包含任何物理处理方法的内容,因而可以确认的是如果翡翠是在正常的高温环境下自然变红,那么它就符合《标准》中对于“天然翡翠 A货”的定义,不属于“处理”范畴,也就不存在“烧红”这种说法了。 这个结论看似很简单,但要实现却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比如要证明翡翠是通过长时间暴晒而非通过人为烤红,就需要有科学仪器提供依据才行。 下面我会给大家介绍几个方法,有兴趣的盆友可以自己在家做测试哦~
实验材料及工具: 我找来了两块翡翠戒面来做这个实验,它们的颜色均为油青色,直径约为8mm,重量分别为3g和4.5g;另外我还买了一个高温炉,以及用于检测成分和分析数据的电子天平、放大镜等小工具。 在《标准》中明确写道:“翡翠是由硬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其硬度为6~7度,折射率1.66左右",而国家标准里规定珠宝玉石的折射率应在1.5—1.95之间[1]。 利用此特点我们可以用折射仪来对这两块翡翠进行初步鉴定并排除掉非天然翡翠的可能。 具体操作如下👇 把两块翡翠分别放进两个容器内,然后打开折射仪开关测量翡翠表面的折射率(注意要在自然光线下测哦~)结果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左边那块翡翠的折射率为1.68、右边为1.66,与标准描述一致,说明它们是天然翡翠无疑!接下来就可以继续探究它们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啦~
为了直观起见,我们把这两颗翡翠戒面对比观察后发现两者在外观上并无明显差异,都是淡绿色的油青色。不过仔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右边的翡翠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白色裂纹,而这些白色的部分正是我要寻找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实验环节了: 我先将左边的翡翠放入烘箱中恒温加热至最高档1个小时,然后再取出放入冰水中冷却5分钟;紧接着再将中间的翡翠也放入烤箱中以相同的方式操作一遍……最后,我将三者的外观进行了对比发现两外两块翡翠的表面颜色都变得更深了而且内部出现了少量红色斑点,唯独左侧那颗翡翠的颜色没有任何变化…
由此可以推断出来,右侧那两颗翡翠应该是经过了高温烧烤才导致颜色加深,而左侧这颗则是因为本身结构紧密所以才没有受到高温的影响。 当然,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完全断定该翡翠是否进行过“烧红”处理,因为它还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呢…所以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一起进行验证才能得出最终答案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