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老坑?
“老坑”一词,是形容翡翠石场或矿区内翡翠的质量好坏之分. 一般以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发现开采的翡翠场口为“老场”;而20世纪60年代后发现的场口为“新场”。在老场上开采出的翡翠称为“老坑种”,新场上开采出的则称为“新坑种”。 “老坑”又分为“老木那场口”和“老帕敢场口”,“老帕敢”指的就是现缅甸密支那地区,“老木场”就在现在缅甸曼德勒市西南角约4公里处。
其实所谓的"老场"、"新场",只是说明该玉石产于什么地点及什么时候被开发出来而已。但翡翠的品质与"老场"、"新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有些好翡翠甚至出自于一些老场口,例如:莫湾基出产的老坑玻璃地“鹅卵石”,莫湾基新场区也出产过玻璃种的料子;马洒岗场口的满绿色料子和帕敢老场区的豆底绿、干油青种的石头也是老场的代表之一,这些均说明了翡翠的形成与翡翠矿区所在位置、矿区开采时间并无直接的关系,所谓的好坏与否也没有任何关联性。
所以用"老坑种"还是"新坑种"来区分翡翠的好劣是没有道理的。 目前翡翠行业对于老坑和新坑的概念已经淡化掉了,因为翡翠原料的价格高低取决于其品质优劣而非场口的新旧。 老坑中的老指的是翡翠的开采时期较晚,而并非是指翡翠本身的年龄,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目前尚不可考,只能从现有的一些资料中去分析了。 关于新老坑的说法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一、质地差异 一般来说,在老坑中发现的翡翠原石,内部质地较为细腻均匀,并且颜色分布较为均匀。这样的质地结构使得翡翠具有玻璃光泽,并且透明度较高。
二、硬度差异 由于老坑的地质运动相对较为稳定,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翡翠质地坚硬,硬度高,不易发生变形以及裂纹等现象。
三、裂隙差异 通常来说,在老坑开采出来的翡翠原石的裂隙较少,因为这种环境下的翡翠原石所受的压力较小,因此不容易发生开裂。 四、皮壳的差异 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不同的翡翠原石的表皮会有不一样的特征表现,比如老场的翡翠原石皮壳一般都比较薄,而新场的翡翠原石皮壳则会比较厚且粗糙。
五、色泽上的区别 因为翡翠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压力和温度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导致其色泽也有所差别。一般来说,老场的翡翠原石其质地较好,颜色也比较纯正。 新场的翡翠原石虽然也有品质很好的,但是总体上来说不如老场的。 六、开采难度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老坑的翡翠原石都位于地表下面几十米到上百米的地方,而新场的翡翠原石大多都在地表以上的岩石层之中,所以需要人工进行挖掘才能开采到,这就造成了新场的翡翠原石会比老场翡翠原石开采难度大得多,因而价格也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