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深色好吗?
对于翡翠的颜色,业内一直有着“浓阳正匀”的说法来概括评价其色彩品质,其中“浓”指颜色的饱和度,“阳”指颜色的明亮度,“正”指颜色纯正,而“匀”则是指色分布均一。 不过,从商业价值角度来看,评价一件翡翠的颜色好坏,还应同时结合其整体造型、瑕疵情况等来进行综合评判。例如同样是绿色的翡翠,若雕刻成珠子形状且颗颗均匀,那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定价;但若是绿色部分因为杂质偏多而被迫采用粗犷型设计,那么其价格就会大打折扣了。
1.浓:在评价翡翠的颜色时,“浓”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重点。所谓“浓”,指的是颜色的饱和度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颜色深”或者是“颜色浓艳”。 对于翡翠这一天然玉石而言,其色彩是由其中矿物质的色素颗粒决定的。也就是说,除了部分通过人工染色处理过的翡翠外,天然的翡翠其颜色都是有一定的饱和度限制的——即不是那么的浓艳。否则的话,也就变成染色翡翠了(当然,染色的手法现在已经是相当隐蔽的了)。
2.阳:关于“阳”的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光线在翡翠表面所反映出来的亮度。而在商业领域中,通常会以“鲜”“嫩”来形容表现明亮的色调,如“鲜绿”“嫩的粉蓝”……而表现比较暗淡的色调,则会用到“暗绿”“灰蓝”……不过,无论“亮”还是“暗”,其前提条件都必须是颜色的纯正。否则,出现任何一点微小的偏差,都有可能造成整个评价方向的偏移。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亮”和“暗”仅仅只是就颜色而言的,并不包含抛光工艺所带来的反光效果。
3.正:这个概念比较好理解——“正”就是说颜色的纯正,不掺杂其它黄色调或者蓝色调等。如果一件翡翠颜色偏黄、偏蓝,那么不论其亮度如何,都属于颜色不正的情况。而对于这种带有明显色调偏向的颜色,其价值的判断必然会受到影响——比如同样一块翡翠,如果是黄色的底子并且带有明显的飘黄,那么其售价肯定是要比同样的底色但要带有一丝丝灰色调的要低不少。
4.匀:这里的“匀”主要讲的是颜色分布情况,即要求翡翠的颜色要分布均匀。当然,均匀并非指每件装饰品的颜色都要一模一样,因为这样反而显得单调无趣了,我们可以允许有轻微的色差存在,比如在一个挂件上出现一点点色差是没关系的,但是如果在两件不同颜色的翡翠首饰之间出现较大的色差,那就需要检查一下是否因为漂白等原因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