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老翡翠与现代新翡翠的区别?
这个问题有点宽泛,我试着答一下。 首先明确一点,任何时代的老东西都是和当时的新东西作比较的。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古人制作的首饰,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因为科技和工艺的局限,古代不可能出现我们今天这样全面完善的首饰材料。所以只能以时代来区分是否流行。比如汉代流行的刺绣,唐代的金银器,宋代的瓷器等等,都是以时代划分其价值高低的。
而玉石一类的东西又比较特别,因为它的材质特殊,不可再生,并且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承载力。从古代流传到今天的玉器,除了时代特征外,我们还可以从文化上作出判断。比如说汉代的玉璧,唐代的玉环,宋代的玉琮等等,这些具有明确定位的器物,是可以印证史书所载的同时代文化的,所以我们常说“汉璧唐环宋琮”就是这样得来的。
那么是不是说年代久远的就一定是“老”的呢?也未必如此,毕竟工艺这个东西很能折腾人。同样是和田玉,乾隆时期的工艺水平就远高于明代。如果一块东西无法从时代特征或文化特征上作出判断时,我们可以尝试做个对比,看看这块东西的工艺是处于什么时期,如果是晚清或民国时期的,那肯定不是“老”的。但如果这块东西看不出是新还是旧的时候,难道就要因为它不是“老”的就随便否定它吗?显然是很可笑的事。 其实,很多所谓的“老”东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以前有读者问为什么我的东西都不是老东西呢,我说我不是古玩商人,我卖的都是新货。他说你这不是忽悠人吗!我只好苦笑。其实,我说的“新”是相对来说的,是指相对于我接触的古文物而言的。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确实已经是很“老”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