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坑翡翠和干青翡翠的区别?

居馨心居馨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小威,一位专注于琥珀、南红等有机宝石的文玩爱好者、资深从业者 看到这个问题,我一下子想起来被干青逼疯的岁月…… 干青,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名字 在爱它的人眼里,它就是“低配版”的翡翠。价格实惠,水头足,底色纯,颗粒感明显,带有强烈的豆绿色调,搭配好色彩饱和度,整体给人清新淡雅的感觉。 而在恨它的人眼里,它就是“仿翡翠”。色调单调乏味没有韵味,色差一分既丑十丈。虽然常常以绿为美,但过于单调的翠绿色调难免显得平庸,底子不好的话很容易给人一种“假货”即视感。

老坑与干青,一甜一苦,正如人生之百味。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苦”中之物——干青 为什么说干青是“苦”中之物呢? 我想大概是因为干青的“成长之路”比较坎坷。在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宝石级矿物之前,它是生长在缅甸矿脉里的一块“石头”。经过地质运动和高温高压的形成过程,慢慢变成了硬玉——一种具有宝石属性的矿物。 但干青的发展并没有就此一帆风顺,它在成为宝石级矿物以后,还面临着被打磨成首饰的机会。然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首先,干青的绿色调非常讨好,在清朝时就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因此有很多优质干青被用于制作宫廷首饰。

不过,那时候技术条件有限,人们没有办法像现在这样把干青做成各种样式风格,只能以简单的圆形、方形首饰为主,且用料很大方,经常采用整块干青雕刻成戒指、吊坠等饰品。我们现在能看到很多清代的干青器皿、玉器。 到了上世纪中叶,随着玉石原料的开放开采,一些优质的翡翠原石开始流入市场,人们对干青的颜色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单纯的“豆青色”认知,转变为现在对“浓淡相宜”色调的追求。于是,原本讨喜的干青,因为颜色问题而遭到市场的冷落。只有一些特殊材质的首饰会有干青的成分,比如一些镶嵌类或包镶类的首饰。

直到数码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翡翠颜色的检测难题后,干青才又被市场重新接纳。只不过这次干的角色由“低配版”的翡翠转成“仿制品”。 面对曾经与翡翠有着不解之缘的干青,我们现在要做的,似乎只是正视它的过去与现在……

如果你也对干青的故事有所心动,不妨关注一下 后续我会更新更多关于干青的案例和知识哦~

杜骏宁杜骏宁优质答主

“种”好,水多,有灵气的叫老坑;反之就是新坑,也叫后坑或新厂。 这个不是判断价格高低的标准(虽然会影响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是颜色和形状!

比如这个老坑的蛋面 这是新坑的高蓝底 然后我们看形状 一个蛋面一个佛公 如果说老坑种很好但颜色不好呢? 新坑种很差但是颜色很好就完美了 但是这种完美往往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首先你要先考虑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非常喜欢这个颜色,再想想如果购买的话能否接受这个价格。如果能接受那就可以下手购买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