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断口是什么?
“断口”是玉石行业中的专业术语,指和田玉、翡翠等矿物的晶体发生断裂形成的表面。它们与裂纹不同,虽然也是岩石或矿物中不连续的构造,但断口是一种晶体的残缺感,具有完整的形态;而裂纹则是一种碎裂感,失去原有的形状。 和田玉的断口常呈贝壳状,这是因为和田玉的硬度较大(摩氏硬度6~6.5),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容易形成贝壳状的断口。 不过,如果一块原料被切得薄了,受力破裂的时候也有可能出现沿纹线延伸的碎裂现象,这时候形成的断口就是沿着纤维状的纹理发展的,称之为解理断口。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断口类型。 而翡翠的断口则常呈锯齿状,这是由于软玉和硬玉互有交织构成的镶嵌结构,使得翠粒相互嵌镶,不易脱落的缘故。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虽说“断口”是相对于“裂纹”而言的,但是两者的形成原因并不一样:
① “断口”是在原石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其内部微观结构不完善,受力后产生微小的塑性变形,导致整个晶体出现破裂,从而形成的表面;
② 而“裂纹”则是由于晶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应力集中,当产生的应力超过极限耐压强度时,晶体就会崩裂,由此而来的表面就称为“裂纹”。 “断口”多呈凹入状,“裂纹”多呈凸出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