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戴久了掉色吗?
会掉色,不过不是掉蓝色,而是掉绿色。在玉石行业,这种现象叫“返绿”或者“走绿”,是因为翡翠中含有铁元素,长期佩戴的时候,接触皮肤的部分,人体分泌的酸碱性物质会腐蚀到翡表面,从而使翡颜色变淡。 当然,这里的腐蚀是微乎其微的,远达不到损坏程度。
但这里要指出的是:这种腐蚀只会发生在翡表面,而不会深入内部。所以那些通过化学手段给低档翡翠注胶、染色等造假的行为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也能解释为什么古代的玉玺、玉器经过几千年的把玩还会越玩越亮——古人虽然没有牙膏牙刷,但他们的牙口可是相当好的……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高档的冰种和玻璃种翡翠由于结构紧密,内部不含或极少含铬和铁离子,是不会出现“返绿”现象的。
其实翡翠掉色大家不必过于紧张,这是由翡翠本身性质,或者加工过程中的一些浸水/上胶处理决定的。这样的翡翠一般为B货或者B+C货。A货翡翠是不会掉色的。B货经过强酸浸蚀,虽然表面仍然可看到原来翡翠的“翠性”,但内部结构已经全部破坏,成胶质状。浸蜡或者染色以后,其表面呈现类似天然翡翠的光泽和颜色,这样的翡翠就是B货。B+C货翡翠经过充胶处理以后,颜色变散。为改善其色泽,一些不法商人会在胶中注入颜色,这样的宝石称为B+C货。
鉴别C货翡翠一般看其绿色,C货翡翠颜色分布不自然,色调不纯、发散,有失真感。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观察,可见绿色深入翡翠内部裂隙中,呈胶冻状或丝绺状。天然翡翠的绿色与玉质浑然一体,呈柱状或点状分布,与玉质界限不明显,绿色深入玉质颗粒中,有显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