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种哪种好?
这个得具体分析,不同场口出的翠料,种质会有明显差异;同一个场口的翠料,不同的开采时间,其种质也会有变化。 拿一个场口来举例。马那莫(Ma Na Mo)是帕敢矿区西部的一个小盆地,以出产黄绿色糯化底翡翠著称。1972年前,这里发现的翠料,种都比较嫩,透明度也不好,但颜色很鲜艳。从1985年开始,虽然仍能采到一些老坑种翡翠,但总体种质已经越来越差,现在则只能开采到水石了(经河道搬运磨蚀而成,多呈灰绿、灰白两色,表面有风化和磨蚀留下的痕迹。)当然,也有少数精品,比如:
1.满绿玻璃种:质地细腻,如同玻璃一样明亮、洁净,但光泽柔和,无刚性足。
2.高冰种:接近玻璃种的透明度和硬度,但有轻微棉絮,如凝冻的冰块,有些微微起胶感。
3.冰种:半透明至微透明,结构清晰,但光泽柔和,似有雾气弥漫。
4.糯化种:比冰种略暗,光泽也较弱,内部结构显得模糊朦胧。
5.糯种:结构非常模糊,色彩也较暗淡,但整体感觉比较温润。 还有两个特殊的品种:
1.水沫玉:由石灰岩、白云岩等构成,透闪石含量较低(一般低于50%),硬度低,容易磨损,不耐操。密度较小,手感轻盈。颜色丰富艳丽,常有白色、黄色和墨绿色的色调分化。
2.干青种:硬度高,但透明度极差,往往被误认为是玉石,其实只是品质非常好的翡翠替代品而已。 以上只是简单的分类介绍,要想深入掌握各个品种的显微结构和特征,还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