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蜡椿翡翠?
在翠友们聊玉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白蜡”与“春带彩”这两个词儿。那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两种特征的缘由及价值~ 咱们先来说白蜡,它指的是玉的表面的光泽,行话叫“亮感”,这跟玉石的结构有关。
在所有的玉石中,只有油青玉、黄玉和黄龙玉拥有透明至半透明的质地,而其它所有玉石都是不透明或微透明的(只有部分品种如独山玉可以打灯透),因此结构也会比较明显。其中油青玉的结构被称为“丝瓜网状结构”或者“橘皮结构”因为油青色常常呈现一种油脂样的光泽~ 而黄玉和黄龙玉属于淡黄色系列,结构常被称为“棉絮状结构”或者“云雾状结构”,因黄色调的缘故,肉眼看不到明显的结构也很正常。
但白蜡到底是什么呢? 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像蜡烛一样洁白,但实际上形容的是一种半透明状的结构,也就是像蜡烛表面那层灯芯绒一样的丝绒质感,这种质感的形成是因为玉石内部晶体排列方向形成的纹理。虽然看起来是不规则的线条,但其实是一串紧密相连的平行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晶格条纹”。
从结构上来说,白蜡是由无数个微小颗粒集合而成,每个微小颗粒都有一个弧形的顶面和一条缝,从侧面看去就形成了长短不一的“峰谷线”,也就是行话所说的“纤维交织结构”。 在自然光下,如果移动位置或者变换角度,可以看到这些线条明暗变化,就像灯芯绒布上的纹路一样,所以白蜡也有另一个别称—“灯草纹”! 不过要说明的是,这种“灯草纹”是呈一定规律排列的,不是乱序排列,所以并不会很杂乱,而且仔细观察会发现其走向总是与纹理走向一致的。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白蜡已经有所了解了,那么再来看看另一种特征—春带彩。 其实这个名称起得颇为形象,因为春天万物生长,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模样,而玉中的“春色”就是指绿色,无论是深浅浓淡,还是绿中带蓝,都被称为春色; 而“冬带彩”则是指白色调或灰色调,因为冬季给人肃杀枯燥之感,所以带有一丝生机的彩头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只要有一点色彩,不管是无色底调上有一些细小的点状或条状的绿色或蓝色,都会被赋予“冬带彩”的特征。 所以从定义上来理解,只要有绿色存在,就一定有“春带彩”的特征。
但在实际鉴定过程中并非如此简单,还要根据绿色的色调和颜色的分布状态来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绿色分为正绿色、深绿色和浅绿色,而正绿色和深绿色被归类到“春色”范畴,浅绿色则归为“冬带彩”。其次,绿色往往呈带状分布,有一条清晰的颜色分界线,而这条界限就是判断“春带彩”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带有“春带彩”特征的玉器不一定要具有颜色分布带,也就是说没有颜色分界的淡绿色或深绿色与白色的过渡未必均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