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金翡翠都是好货吗?
首先从概念上,需要明确一点,不是“种水好,颜色佳”的翡翠就一定值钱。 影响翡翠价值的第一要素是产地,第二要素是颜色(包含色调与饱和度),第三要素才是净度、切工等。 而“种”在翡翠的评价中,处于第四位。 也就是说,如果一块翡翠,拥有优质的“色”与“地”,而它的“种”稍差,也是值得推崇的。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值不值得推崇”,是指该翡翠制品的材质(或素材)很出色,很有艺术造诣之类的,这种一般称为“佳品”“精品”之类。 但倘若谈到“商品”,就需要另当别论了。 对于大多数的商业店铺来说,他们考虑的因素更多,更现实,要更多地考虑这块材料的“可用性”——也就是它所具备的基本工艺功能特性。 当一块原料,无法制作成符合人们审美与功能需求的成品时,再优秀它也只是一个“废料”而已——无论它的颜色多么浓郁娇艳,种水多好。 所以回到问题上来,带金黄色的翡翠,是否一定是好东西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两方面 一是取决于黄金的含量。
由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翡翠,大部分都经过强酸清洗腐蚀,并且补强填充,所以会残留一些清洗剂在翡翠里面,这些清洗剂多为化学制剂,对金属有一定的侵蚀作用。倘若你购买的翡翠含有1%以上的黄金含量,那长期佩戴下,估计你的戒指等镶嵌物品表面会渐渐出现黄色锈斑,并且在清洗剂的作用下逐渐扩大加深。 如果你的戒指是K金(即含金量75%的黄金)制成的,那么问题就更严重了,因为K金的抗氧化、抗腐蚀能力远不如足金。 所以说,含金黄色的翡翠,不一定都是好的。
二是取决于黄金的颜色。 同样为含金黄色的翡,若是满黄(即整个饰品,无论挂件还是手镯,均布满黄色的翡),且其质地较为细腻,水头较好,那么它就是一件不错的装饰品;但若是黄翡的颗粒较粗,或者颜色淡如鸡油,那就只能降低用途,当作工艺摆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