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有多重要?
1. 水是绿色生机的源泉——水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之一,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叶脉中的导管和输水组织吸收土壤和水中的水分,并输送养分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缺乏水的供应,绿色植物会因缺水而枯萎。同样,在翡翠原石形成的过程中,水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水是天然去色剂——水是自然界最强大的天然去污剂。众所周知,自来水厂利用沉淀、吸附、过滤等步骤将从源头流出的原水净化处理,然而自来水经过加氯消毒后,仍可能会残留下微量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污染物具有潜在毒性,有可能破坏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由于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很差,因此需要借助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去除。其中,碱性条件有利于染料等有色物质的除去;而酸化处理可使无机污染物质如铁、铝、锰等金属离子和其它可溶性重金属离子被溶解出来,从而起到除污效果。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水分子能够渗入矿物颗粒的缝隙中,使可溶性物质溶出。可见,在水的作用下,翡翠原石的色度会降低。 3. 水是天然抛光剂——对于宝石而言,表面光泽很重要。目前市面上许多宝石都是采用人工照射法来增加宝石的光亮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充电”。不过这种方法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与人工照射法相比,天然抛光更绿色环保。这是因为在雕刻打磨过程中,玉石表面的微裂纹会被填平,同时表层的部分结构也会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损。此时,如果有水作为介质,可以让油脂(人体皮肤分泌的油分)更容易渗透到玉器表面,形成“皮肤”,达到亮光的效果。
就翡翠而言,其内部结构是由无数个微晶粒子组成的,呈纤维状交织,粒度则有大小区别,且颜色亦有不均匀现象。因此,行内人士所说的水其实就是对翡翠透明度的形象化称呼,即指光在翡翠内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反射和折射的情况,透明度高低直接影响了翡翠成品的外观和价值。通常,翡翠内部瑕疵和裂纹越多,其水越差;反之,水就越好,行内称为“玻璃种”。
选购“玻璃种”翡翠,透明度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而要判定其透明度,关键要找准“窗口”。即选择翡翠手镯时,应以最薄处来观察和比较其透明度,且须在充足的自然光环境下进行,如果能够透过手镯的正面看到背面的手镯钢印,则该手镯水头足。
一般来说,选购“玻璃种”翡翠饰品,可借鉴“7分色、3分水”和“3分色、7分水”的两个审美观点。所谓“7分色、3分水”即在透明度较差的翡翠饰品中追求色彩艳丽、纯正和浓郁;所谓“3分色、7分水”则是在颜色一般或较淡的翡翠饰品中追求最佳透明度。对于投资和收藏而言,最理想的是色和水都达到极致,且以“7分色、3分水”为上品,价格和升值空间也最大,但一两千万元一件,不是普通投资者所能承受的。“3分色、7分水”的翡翠饰品价格低,但升值空间较大,且水和色都较自然纯粹,比较容易把握增值潜力,几万至几十万元一件。
翡翠A货由于没有经过浸蜡、染色、注胶等染色和改色处理,其颜色和透明度是天然的,可耐酸碱且可高温清洗(250℃),颜色和透明度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而B货、C货、人工染色和注胶假冒翡翠由于内部结构被破坏,耐酸碱性和耐热性很差,因此,其颜色和透明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