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翡翠种水?
这已经是一个老题目了,现在来回答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有些落伍。 不过,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判断种是衡量价值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但绝不是决定因素——种再好,其他因素如果不好,那最终评价也会差强人意;相反,一些原本很普通的石头,因为种足而令其价值陡然升腾。 所以,在评估一件首饰或者雕刻件的时候,我会先打眼扫一下,看看种如何,一般就会大致知道这件东西的价值范围了。如果说要更精确地估出价格区间,那就需要多观察,多思考了。
影响“种”的因素很多,这里头包括: 1、质地:指的是结晶的细腻程度。通常来说,晶体越细腻,种的质地也就越好。当然,也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量。比如一块明翠,如果颗粒非常粗,而且结构松弛,那么虽然肉眼看上去肉质很好,其实种很差。反之亦然。有些朋友会问,为什么我的明翠看着很有种呢?实际上可能种很差的。这就是原因。所以,不能以常理推知翡翠哦!
2、透明度:即透度,这是判断种很重要的一个指标。然而,很多人不懂如何判断,往往凭感觉下结论。这点我是非常不赞同的。判断透度不是看你眼睛有多毒(看是否识货),而是要看其结构是否紧密。一块玻璃地的料子,如果结构疏松,即使半透明,也不能算好种。反例同理。
3、抛光:这个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