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胶感怎么形容?

贡彬美贡彬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需要有点抽象的思维,因为“胶感”这个词本来就比较主观和抽象。 我是这样定义的—— 在光线的照射下,翡翠表面反射的光线显得朦胧而柔和,就像沾了水又没完全干透的纸面所折射出来的光线效果一样。这种朦胧、半透明的感觉就是“胶感”。 用文字来描述的话,“胶感”其实就是指,在肉眼观察时,由于光线被折射到大脑产生的图像不是清晰明锐的,而是比较模糊柔和的,像沾了水的眼睛看到的东西那种感觉,类似于上面的图片展示的那样。

当然,这里说的“胶感”是一种感觉描述,可能并不能直接观察到,所以,我再用一个比喻来表述—— 当把两块相同的翡翠放在手里揉搓时,一块有“胶感”的翡翠会明显比另一块没有“胶感”的翡翠更容易粘手;当将两块不同的翡翠放在一起时,如果其中的一个带有“胶感”另一个却没有,那么带有“胶感”的那一侧会更轻易地粘附于另一无“胶感”的翡翠上。(这里说的“粘手”是指摩擦皮肤时产生的感觉,并非真正在皮肤上粘贴住。) 所以,上面说了那么多,最后总结一下判断“胶感”的一个标准吧! 当您感觉到一件翡翠带有上述我所说的那两种视觉感和触感时,就可以认定其具有“胶感”了。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 哎哟,原来这么复杂嘛,我还以为“胶感”是什么特别神奇通透的感觉呢。

哈哈,我也很无奈啊…… 因为“胶感”本就是很玄乎的感觉,本来就很难用一个具体的维度去描述和定义它呀!

就好像“水滴石穿”一般,你以为说的是水很厉害吗?其实是在说“时间”的力量~ 就如同“钻木取火”一般,你以为说的是木头太能干了吗?其实是在说“磨”的力量…… 所以,在介绍“胶感”的时候我也用了类似的水准…… 其实,我的本意并不想表达得这么高大上的,没想到却硬生生地被“内涵”了回来^_^^_^

马维岐马维岐优质答主

翡翠的胶感是翡翠的玻璃种表现出来的一咱非常通透的感觉,因为玻璃种的翡翠内部的结构非常紧密,几乎看不见裂隙,并且质地非常纯正,具有非常通透的玻璃光泽,所以人们通常把玻璃种的翡翠形容为有胶感。

具有胶感的翡翠通常价值非常高,市面上比较少见,通常只有冰种以下的翡翠我们才会用起胶来表示,只是与玻璃种那种胶感不能相提并论。一些底子比较脏的翡翠,也就是俗话说的脏胶,这种翡翠通常不建议选购的。

冰种翡翠如果能够起胶,那么也能够达到冰种的价格,所以冰种翡翠起胶也是可以选购的。还有少量的糯冰种翡翠在雕刻时能够透光,也能够达到起胶的效果,也能够达到糯冰种的价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