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区分翡翠?
现在市面上的翡翠,来源大致分为:老坑料、新坑料和B+C货。 老坑料又称为“旧坑料”或“臭坑料”,是开采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老矿石加工而成。其质地细腻、通透度高,由于年代久远,水分早已蒸发干涸,所以硬度比一般的新坑料要高很多,用指甲划刮表面的质感很强烈,表面光洁度也较高,多呈透明至半透明状。不过由于风化的关系,表面往往会有一些细微的小裂缝。 新坑料则是近几十年才开发的矿山所出产的翡翠原料,也称“新矿”或“毛料”。由于形成时间较短,晶体不够完整,内部颗粒结构也不够紧密,因此新坑料的透明度远远不及老坑料,显得比较朦胧,而且内部常带有绿色纹理(行内称之为“翠性”)。但新坑料的颜色通常都会比老坑料要鲜艳明亮一些。 B+C货是指经过人工浸蜡、染色处理的劣品,颜色艳丽怪异,看上去像染了头发似的,缺少天然翡翠的灵气。这种假货通过特殊处理后,即使仔细检查也很难发现破绽。有些甚至使用高倍的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辨别方法 1.看光泽。天然翡翠外表呈现的油亮或蜡状光泽一定是自然光线下,用手电筒照射时也会呈现出柔和的光泽。而仿制翡翠如玻璃制品则呈现较强且均匀的光泽;人造玉石虽然也呈现出油润的感觉,但其光泽明显强于天然翡翠,看起来比较“贼”。
2.辨颜色。天然翡翠的颜色自然是分布的不均匀的,有浓淡之分,且会随着光线强弱而变化。若是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看到颜色有一层一层的痕迹,那就一定是人工处理的翡翠了。
3.掂分量。这个方法适合对光学器材不太熟悉的人。同样体积大小的石头,天然翡翠会感觉比别的石头要“重”些。当然,这个“重量”是对比而言的,并不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