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翻砂有用吗?
“翻沙”是行业里面形容种水的一个专业术语,主要指翡翠的晶粒在结构上排列如沙滩上的细沙,因此称作「翻沙」。 一般我们会把颗粒感明显、结构松散的翡翠称作「砂货」(比如南红玛瑙);而将颗粒感弱、结构紧密的翡翠称作「泥货」。 但其实「翻沙」的本质不是指晶体的大小,而是指结构的排列。 所以即使同一个翡翠品种,由于构造不同,也可能会有「翻沙」或没有「翻沙」的区别。 比如同样都是豆种的翡翠,有的晶体排列像翻过的细沙,我们就说它有「翻沙」;而如果呈紧密排列,就称它没有「翻沙」。
「翻沙」对价值的提升有一定作用。因为在行业内普遍都认为「越透明的翡翠价值越高」,而对「透明度」的判断标准又通常以有无「翻沙」来衡量:有「翻沙」表示透明度高,反之就是不透明或者微透明。所以如果有「翻沙」就会使价值大增,如果没有「翻沙」就显得价值偏低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翻沙」可以人工处理得到,但鉴定时还是能够鉴定其本身的天然性。因为「翻沙」的本质是翡翠晶体在结构上的排布方式,无论经过多长时间都不会改变。所以只要鉴定师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判断出来。 但是有些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如果发现有「翻沙」,不要觉得就一定代表这是一块好翡翠。有可能只是这块翡翠经过抛光打磨后,表面有很多凹坑,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这种也有「翻沙」效果,但是价值不高。还有就是有些染色翡翠也会出现「翻沙」现象,这样的「翻沙」就是假的,不仅毫无价值还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