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过酸梅是什么酸梅?

邰晓伟邰晓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过酸梅”是一种形容,指颜色深(偏黑)、底色(底灰) 很足,同时带有明显墨色和紫色调的正色翡翠。 因为其外观特征与酸梅浸泡于白醋中的效果相似,所以行内把这种色彩浓、色根明显的正色翡翠叫做“过酸梅”或“熏醋梅”。当然啦,这种名字都是形象称法,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在里头哦~

【1】 其实啊,“过酸梅”是评价翡翠颜色好不好的一种行业术语。虽然这种称呼有些形象,但不够严谨。事实上,好的翡红并不像酸梅的颜色,差的翡红也不应是酸梅的颜色。 因为影响翡红色调的成分有很多,而不同成分形成的红色调的显色效果是有差异的。例如: Fe2+ 是形成红色的必要元素,但它只能将染色剂带到翡翠表面,形成色带分布不均匀,而且颜色很淡;而在Fe3+作用下则可以得到色带比较均匀,鲜艳明亮的红紫色。 除了铁离子以外,铬离子也是形成红色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Cr3+ 是带色的染色剂,它极易富集成晶,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将红色集中在局部区域[2]。

上图这个手镯便是典型含有 Cr3+ 的红翡,整圈红晕均匀,明亮浓郁。 不过呢,如果铬含量太高的话,又会呈现出橘黄色调,就像下边这样—— 行内有句话叫 “红翡不艳不是翠” 来形容红色翡翠最好的状态。 而“过酸梅”,其实是指一些红色翡翠的颜色过于深沉,类似泡过了醋的酸梅子,暗哑无光又单调。 所以说呀,翡翠的色调可不仅仅是红色系,还包括绿色、黄色等。它们都有各自的形成原理,所以对应的也会有不同的颜色特征。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过酸梅”其实不是真的过酸梅了。

郗涛郗涛优质答主

翡翠过酸梅,是指处理翡翠的工具之一,酸梅的原材料是石灰石,经煅烧融化后得到的液体即为天然水晶。把煅烧后的水晶溶入水中,水中就会产生非常强的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可以清除有机质和一些外来杂物,如铁屑、铁锈、铜锈,这种溶液就是所谓的酸梅水。

天然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还含有较多的锰、镁及少量的氟、铝、钛等。晶体属四方晶系的硅酸盐矿物。常含有铁、镁、钙、钛、锂等次类质同象混入物;有时还含色杂质,如:金红石、电气石、角闪石、云母等。一般呈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晶形常呈六方柱状或桶状。

晶体一般为玻璃光泽,晶面常粗糙不平或蚀变,呈油脂光泽或土状光泽;横断面具珍珠光泽。晶体透明至半透明,含杂质时颜色不均匀,变晶质者不透明。折射率(1.609~1.642),双折射率0.033~0.035;无多色性。具贝壳状断口,条痕白。具极不完全解理{110},断口呈贝壳状。性脆,相对密度3.18~3.26。硬度7度。具压电性、热电性和导电性。性脆,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和可溶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