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紫色灯检验翡翠?
这个“紫外光检”,是个伪命题。 “检测是否天然”、“检验是否A货”,这是行内说法,意思是检测玉器的真实材质(是否是天然玉石)以及玉器是否为人工处理(A货)。 但这个用紫光灯一打就出来的结论,是真的吗? 先来看看官方是如何解释的—— 在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官网,输入对应的号码查询,发现结果是这样的: 可见,从官方层面来说,是不支持用紫外线来鉴别玉髓、水晶等晶簇类或部分玉质的真伪的。
再来听听行内人怎么说 —— @金镶玉520:不用测,直接看!真玉透明,假玉模糊 有这常识,基本就能识别市面上大部分“假货”了;但,如果真的遇到用紫光照射后颜色更深、更亮的,那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假的了…… 因为,天然的,不可能做到让紫光照射进去后,表面更亮。 只有人工处理的,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染色的,充蜡的等等,用紫光照一下,就可以看到里面很暗,外部因为染色剂/蜡质的作用,反而看起来比较明亮,这种就是假玉。 用专业术语来讲,叫“表面强化效应”。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只是“辨伪”的方法之一,而不是绝对依据。 因为导致颜色差异的原因有很多,除却人工染色的,还有翡翠在形成过程中,本身就会导致颜色分布不均匀,有“色根”现象存在,这样照射后也会有颜色深浅不一的表现,但这样的玉石,必然不是假的。 所以,对于小白用户来说,这个方法可以先用来做个初步判断,之后再结合其他方法,如观察结构,测量密度等进行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