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为祖母绿?
祖母绿,这个名字听着好熟,可是到底它是怎么得名的呢?它真的和祖母有关吗? 先说一下答案,祖母绿不是绿色!它不是绿色!它不是绿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么它的颜色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看到的宝石的颜色其实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光源;另一个是宝石的颜色饱和度——也就是大家说的“透明度”。在自然光下(非强光),如果宝石的饱和度适中,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那种半透明至不透明的,有着柔和而淡雅的颜色,比如这种: 在强光下(例如太阳光),饱和度高一些的祖母绿会呈现出一种很漂亮但很独特的色调,那就是蓝绿色调,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这样的图片感受下。在自然界,这种高饱和度的祖母绿常见于哥伦比亚的安尼斯山(Mount Anis)矿区。 但是,如果你买到的祖母绿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别以为买到假的祖母绿了,其实它们都是真祖母绿,只是颜色饱和度太低了,肉眼看上去就是浅绿色的甚至白绿色的,但是在强光下会有漂亮的蓝色调出现。这样的祖母绿非常稀少,在市面上也很少见,属于高档品。
所以你看,是不是和祖母有关的… 那为什么这种颜色的祖母绿这么罕见,市场上却很少有卖的呢? 因为这种低饱和度的祖母绿有一个很讨厌的特性:它在人眼睛中的亮度会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简而言之就是“闪”,而且是很明显的“水波纹”式地闪。这种特性被称为“闪光现象”(Flash Effect)。有此特性的宝石非常不受商家的欢迎,因为很难卖出去…… 商家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把祖母绿切厚一点儿!只要厚度够,哪怕是全绿的全晴底的那种,都不会出现闪的现象。所以,现在市场上有非常多切得厚厚的祖母绿,但是这样一来的成本可就高了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