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济公翡翠什么意思?
“济”字在佛经中的意思是“施舍、救济”。《法华经》说,佛能“拔苦与乐”“令得度脱”;《华严经·净行品》中说,菩萨应“常怀慈忍,先诸人后自己,常利他人,无有我慢。于一切处,随众生宜,广设方便,随类化身,度脱众生”。可见“济”就是救助、度化一切众生。 “公”是对和尚的尊称。唐律规定,僧人私自化缘乞讨或贩卖物资都算犯“公”。这里的“公”相当于现在称呼的“先生”。因此“济公”是称赞和尚像公公一样给百姓施舍。所以“济公”也就是“施公”的意思了。
其实,关于这位“施公”的来历还有一段趣话—— 明嘉靖年间,杭州灵隐寺来了一位身材高大、面目俊朗的和尚。此人禅悦自得,每日只是喝茶、晒太阳、睡懒觉,对前来礼佛的人也是爱搭不理。
有人问他姓甚名谁、何处僧籍,他只含糊一笑了之。原来,此人是四川嘉定府(今乐山市)青龙场人氏。十五岁时,为了追随一位有名的高僧,他只身一人上路云游,先后到了江南、两湖、河北等地,最后终了却身在杭州的灵隐寺中。由于他言行异于寻常僧人,又喜欢赤着上身露在外人面前,所以大家叫他“济公”。(《武林旧事·乾泰僧》) 这其实反映了中国佛教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逐渐本土化的过程。
汉代佛教初入中国是从西域来的外来物种,自然受到中国士族文人追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步被中国人同化,渐渐变成了中国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形成了所谓的“中国特色佛教”——这一特点在杭州的灵隐寺等寺庙体现得淋漓尽致。灵隐寺中生活着的其实是中国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