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喜欢的翡翠戴着了吗?

阮飞云阮飞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满清第一贵妇,慈禧太后可以说是“奢华”的代名词了。她一生极尽奢华,生前爱物无数。 那么,当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之后,她们留下的遗产究竟都包括些什么呢? 根据内务府的账本记载显示,光绪帝的后宫共有嫔妃14位、宫女308人、太监259人;而慈禧太后那里,则是有贵妃1位、嫔3位、贵人6位、常在7位、答应12位,共计40人。

此外还有太监180人、宫女236人。光这两人的私人财产,就至少包括了200多件珠宝首饰、180余件服饰、270幅字画以及大量的中式洋式家具、玉器、瓷器等。 而这些只是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生前的“遗产”,两人去世后更加“馈赠”了大批珍宝给后人——据《清实录》载,光绪帝的丧仪花费了23万两白银,而慈禧太后的丧仪更是耗费了惊人的500多万两。这还只是官方花费,其私人的“捐赠”就更不计其数了。 例如,为了举办好两位逝者的丧仪,工部特意从云南运来了上好的缅甸玉料,为两位皇帝和皇后制作玉棺。而在入殓时,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身边竟放满了各种珍玩,其中就包括42件精美的翡翠器皿。 这些器皿的形状有碗、碟、杯、盘等,颜色呈浅绿至深绿色,花纹有花草、鱼虫、龙凤等,样式极为精美。

如此多的翠器自然不是用一件两件,而是成对制作的。当时工部侍郎张宗骞在检看这些翠器后认为成对者仅10件有余,其他均是单件。不过,虽然只有10余对,但是花样却不少,其中4对是花篮形状的鱼缸,2对是高足盘,一对是荷叶盖碗,另外几对则是雕龙纹的水盂、水瓢,还有笔管、笔架、鼻烟壶等等,真可谓是应有尽有。 这些器皿的制作十分精良,不但用料上乘,而且花纹雕刻细腻,加之鲜亮的颜色,无论摆放在哪里都很显眼漂亮。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属那些龙纹器皿,上面的金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要腾飞而起一样。

据说当时的工匠为了刻画这些龙头可是费尽了心思,因为如果雕刻失误,这些器皿就会遭到毁坏,不能完成。因此最后这些器具尽管做得十分精致,但是在细节处还是能看出刀痕。 当然,作为“奢侈品”的翡翠制品不仅在这批器物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常常被用于赏赐和有功人员的嘉奖。据史书记载,清朝中后期对于立功人员奖励最多的是授予官职,其次是赐给金银,再就是发赏赐品,而赏赐品中就有珍贵的翡翠制品。 例如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后,清廷先后奖给了出征有功的人员许多金银物资,其中就有“上等优质翡翠二块”。而到了咸丰年间,由于军费不足,朝廷不仅将内务府的银库、翠珠等珠宝全部变卖,而且还拿出了宫中珍藏的宝石、玉器,以及妃嫔们佩戴的珍珠、翡翠等制成了“宝星”分赏给有功人员。 这些“宝星”分为“宝星褂”和“宝星冠”两种,是用红、蓝绒线结成的三角形“饰物”,上面镶嵌着各色宝石,用以表彰功勋。据记载,当时的“宝星”分五等,每一等又分三阶,每阶的奖赏标准不一,而最高等的“宝星”每颗所用的宝石价值便达到白银五千两以上。

融雅逸融雅逸优质答主

慈禧从即位就开始蓄养穿戴绿头巾,慈禧自己还非常喜欢戴一些绿颜色的首饰。绿头巾有翡翠的也有碧玺的,绿头巾这种绿色是象征着祥瑞和平,而且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绿头巾还可以保佑长生不老,所以慈禧特别喜欢戴绿头巾。慈禧特别喜欢绿色,她穿衣服和使用的东西基本上以红或者绿这两种颜色为主。

慈禧拥有的那块翡翠没有戴,因为这块翡翠太大了,它是一块料子,虽然说它是成品了。但是它只是一个料子,在当时也没有办法做出什么成品,如果要出成品的话,要破成很多块,然后再制作很多的成品。所以这一块儿,大块儿的翡翠应该是被当做神物品摆设品。

慈禧晚年的时候居住在乐寿堂,在乐寿堂,她特别喜欢那些绿色的东西。翡翠还是一些碧玺,包括她用的盖脸布也是用水晶制作的。因为慈禧特别喜欢追求那些鲜丽的颜色,她特别喜欢戴翠,喜欢碧玺,包括她用的水晶也都是浅绿色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