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点糖色的翡翠好吗?
翡翠原石的皮壳有千变万化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是构成玉质的一部分。比如红翡、黄翡、紫罗兰等。但是其中有一种颜色是受到大部分人的“冷遇”的—那就是带糖色的翡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主要是人们对“糖色”的理解出现了问题。很多人看到含有糖色的翡翠就认为是不是这个“糖色”影响了它的品质从而将它舍弃。其实不然!!!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天然形成的翡翠是不存在单一颜色的(除了纯白、纯绿和纯黑),都是有着明显的深浅变化的。比如这个飘花手镯: 这种色彩的不均匀分布是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周围的矿物质入侵造成的。这恰恰增加了翡翠的质感,让翡翠看起来更有活力,而不是单调的色彩。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糖色。按照行业标准,只有当绿色为主色调的时候,带有红色的色调才属于糖色,而红色的部分叫做“绣红色”。 但是生活中人们常看到的带有糖色的翡翠并不是这样的。由于绿色和白色两种色调的界线往往是最难界定的,因此很多人会忽略这一点造成误判。就像下面的手镯,虽然带有黄色的调,但是黄色并不明显,而且绿色部分也是偏黄的,所以不属于行业标准的定义范围。所以这类手镯属于正常的颜色表现,并不会影响价值。
那为什么还要把这种颜色分开呢?这是因为在我们国家,对于黄色和绿色的划分是以0.5为单位的,而在国外则是以1为单位。所以有时候国外的绿色我们看着像黄色,也就是因为单位不一样的缘故。 对于这两种颜色的区分,可以这样理解:把天然形成的翡翠放在阳光下,找两个不同位置的绿色和黄色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的颜色是一致的,则说明属于正常情况;如果不一致,则黄色部分属于“糖色”。
看到这里相信你们已经学会该怎么判断有没有糖色了~那就来考考你,下面这张图里有糖色吗? (答案是有哦~就在镯子边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