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墓葬古董怎么鉴别真伪?
本人接触文物鉴定已近40年,通过大量的标本练习和老师的悉心指导,对各个朝代的瓷器、玉器、青铜器等器物造型及特征有了深刻的掌握和理解,并能够准确的辨别其真伪及时代。 接下来为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
1.看 即仔细观察物品。观察要详尽,尤其要注意细节,包括器物的形制、纹饰、颜色等都要认真的去看。以瓷器的釉色为例,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口制作的瓷器,由于烧结温度高达1360度,所以釉质透明度高,滋润柔和;而元代景德镇窑口的瓷器则多呈姜黄色;而明代早期则多为青白色。
2.摸 用手去触摸器物,体会它的质感。比如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多有细密的开片,而我们现代的陶瓷制作是很难仿制出这样的开片的,因此这是鉴别时代的一个小技巧。 再如唐代的三彩陶器,由于施彩的方法是在素胎上用蜡笔打稿再上色,所以表面有一层自然的流痕。唐瓷的多为厚制品,有的器底甚至还有垫饼,这样在拿的时候就不会有轻飘飘的感觉。
3.听 这里指的听不是真真的用耳朵去听,而是用手指敲击它。由于古代很多器物除了做工考究外,还会进行上釉或烧制,使它更加结实坚固,所以在敲击时不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而现代的很多造假者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制作的假古玩声音听起来会稍显沉闷。
4.问 对一件古玩的认定还应该多问,问自己,也问他人。自己多思考为什么它会是这样的?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其他人会有怎样的看法等等问题。这样就可以更客观的去认识它了。
5.读 读就是要读出古人的智慧。一件文物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状况,因此认真研读它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底蕴是很重要的。 总之,鉴定是一件很细致的事,需要多加学习和实践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