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取得成功了吗?
只取得了部分成功,在技术上的突破是巨大的,但是离真正的应用还有很远。 本次探月工程目标: “绕”,“落”,“回” 三步曲。 目前来看,第二步和第三步都失败了。 探测器已经坠落,具体地点未知(搜寻中),探测数据也消耗殆尽。 第三步返回的着陆器上具有地形拍摄设备,能够传回高精度月球表面数据,这一点起到了作用。 然而,这些数据不能和人造卫星或者GPS相比,因为它们的精度更高。
另外,这次探月任务的着陆点很奇怪,选的火山口内部,而不是平原。这导致着陆之后,发动机在月面工作,吹扬月尘,引发“月震”。 “月震”发生后,登陆器天线被月震打乱,无法进行数据传输。 直到21日凌晨,才重新建立联系,实现了部分数据传输。 但这时已经失去了重要机会,因为月昼即将结束。
为了保存电力,系统进入休眠模式;待下次月昼时再唤醒,开展探测。 可以说此行并无取得原始科学数据,所谓的“取得一部分原始数据”的说法并不准确。 但是,从技术上探月工程完成了里程碑式跨越——实现无人月球着陆,采样返回。 这是中国深空探索的重要一步,为下一步月球采样,更深入探索太阳系做好了准备。
后续任务: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于2020年发射,对火星开展探测任务,计划着陆火星,展开巡视勘察。 木星卫星探察任务也在筹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