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花中国画四君子?
“梅、兰、竹、菊”,是中国人深深喜爱并广为传播的一种植物。这种喜爱和传播,已经刻进了我们的血脉里,融进了我们的骨髓里。它们不仅是清雅脱俗的化身,还是坚贞不渝的象征;不仅给文人以高洁的品质,还使百姓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 在我国的文化中,梅、兰、竹、菊一直是文人们最爱咏物的对象。也是最为脍炙人口的花鸟题材之一。因此有诗人赞道:“梅兰竹菊四君子,虚心劲节傲冰雪。” 所以我们常说:“琴棋书画”代表着我国传统艺术中的四大项目。而今天的“梅兰竹菊”,则常被作为高雅气质的象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文艺青年”所追捧的对象。这大概也和古代的文人一般将梅、兰、竹、菊作为自己庭院中的主要观赏性植物有关的吧。
在古代,人们对于梅的喜爱还源自于它那独特的“香”。在寒冬腊月之时,万物凋零,唯有梅花绽放在风雪中,独树一帜,香气四溢。梅又常常被与“松”“雪”“茶”一起成为岁寒三友。梅花常出现在古人的诗句当中。 如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再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还有一首诗叫《题西林壁》,其中有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的游客去庐山上游玩,因为这句话的缘故,总喜欢在游览了后山之后,再反回来重新看看前山的景色。 说到兰,很多人会想起屈原的《离骚》:“朝饮木兰之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晋代陶渊明最热爱菊花,他不仅写了大量的诗篇描述他的爱菊之情,他还自创了一个词牌名就叫做“菊花新”(他的《采桑子·和郭祥正送酒》中有句“细将心事密商量,莫负菊花新。”),可见他对菊花的痴迷程度。 而现在,人们对梅的偏爱可能是因为别的植物无法在寒冬腊月给予我们馥郁的香气。所以梅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地标。 就像林清玄写的那个《梅花香》一样,永远给我们以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