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是书法家吗?

计歆然计歆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是的,他自己的字并不好,但是他对书法是有深入研究的。 解放后,有一次一位记者问他“你最喜欢哪一本字帖”,他答道:“我年轻的时候最爱王羲之的字帖,特别是他的《兰亭序》,我每天清早练两个时辰(四小时)的《兰亭序》。后来年纪大了,我的字越来越丑,最近看了一些当代人的字帖,我发现当代人写‘二王’写得很好的很多啊!因此我现在不练古代帖子了,每天练习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现代书法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他们晚年写的东西,如《集王圣教序》、黄庭坚的《兰亭序》、赵孟頫的《心经》等等。我认为这些作品比较接近‘二王’的原状。”——见《陈毅外传》第342页

1976年8月2日,叶剑英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主持召开有邓小平、李先念等参加的紧急会议。叶剑英在通报粉碎“四人帮”的有关情况时说道:“陈云同志建议,组织一个委员会,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把路线搞清楚。这个提议得到大家赞同……” 不久,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讲到:“现在我们要搞第四套班子……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导机构,它的名称叫做中共党史研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二十多人组成,我担任主任,叶帅担任副主任。” 陈毅、刘伯承、徐向前等人都在这一委员会中兼任职务。 所谓“第四套班子”就是指1975年后组建起来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组,又称“五八组”,因为成立的时间是被“文革”耽误了一年零五个月的1975年的8月份。

该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整理党的历史上的重要文献资料,以供后世参考。 刘伯承是这一工作的领导人之一,他亲自做的工作主要是审核和定稿。 像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党的历史上重要的决定《遵义会议决议》、《关于党的一大至六大的报告》等,都经过了他们的校订。 可以说,没有刘伯承、陈毅等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重要文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