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什么左?
“字”是抽象的,它的美感和字形结构是没有办法量化和复制的;而“法”则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是可以量度和借鉴的。所以“学书先学法”无疑是最正确的。但这里所说的“法”并不是指某一种书法碑帖或当代某一流派所倡导的方法,而是指书法史上有理有据的法则。这些笔法、结体、章法的法则来源于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历代的经典碑帖。每个时代都有成就最高的经典法书传世,它们是无可替代的,也是每一个书法学习者必须认真临写的。
以楷书为例,可以学习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欧阳询的《九成宫》、赵孟頫的《胆巴碑》等。当然还可以选取其他朝代或其他书家的楷书作品,只要是经典法书都可以取法。至于行草书则可以学习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赵孟頫《洛神赋》等。
这些经典碑帖包含了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法则,以及字体大小、行间布局的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才能说有了“法”,或者说能“合法”了。 当然,临完以上述“法”为准绳,还要进一步创作,这样才算真正入门了。否则你只会临摹得越来越像,但最终将一无所得。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只要你用心,一定可以超越你所取法的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