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其昌的书法家有几个?

王政皓王政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昌,字元孝,号梅庵、云间散人等,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书法家。与董其昌同名的书法家有很多,因为“其”字较为常见,姓氏+其的笔画总数为12画,所以以下所有名称的字数都是依据该规律来确定的,如: 其昌、其正、其明、其臻、其泰、其敏、其藻、其炳、其璋…… 这些名字的作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明代人,但并非董其昌同时代人;二是清代人;三是现代或当代人。其中第一类人数最多,第二类和第三类人数则较少。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类人中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及其作品。

一.明代人但不是董其昌同时代的人

(一)朱耷 朱耷,即八大山人,明朝宗室后裔,因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孙子朱瞻墡第二十三子朱智在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封南昌王,世称南昌侯,故朱耷又称“朱南昌”,以字行。他的墨宝《行书七律诗草书扇》目前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二)董其昌 董其昌(公元1556-1636年),号玄宰,别署有“香光居士”“南岳僧”“天池山樵”等。他是明代中期著名书画家。在书法史上,他与文征明、赵孟頫、徐渭被并称为“明代四子”。他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较多,例如上海博物馆所藏《草书诗册》和《草书诗翰卷》,还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草书苏轼诗》等。

三)李流芳 李流芳(公元1619-1685年),号檀园、檀阁,别署尚青,上海嘉定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与友人张渊、张燕裕等人组织画会,并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画论汇编《画史会要》。他在书法上的最大贡献是创制了“宋体字”,也就是今天通用汉字中的“宋体”,对汉语文字学也有研究。他的字体现在被广泛用于印刷业中,堪称“印书鼻祖”。他的作品现主要保存于北京市书法家协会所辑《李流芳书清风亭记》之中。

四)孙承恩 孙承恩(公元1600-1680年),字贞吉,一字钦吾,号荆岘,又号玄冲,苏州府吴县人。他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大家,与李流芳合称“江南二友”。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楷书功力深厚。他的画作也以山水居多,风格接近李流芳,而二人的山水画又有不同,李流芳的山水画多作淡彩,孙承恩的山水画则多着色,尤其喜欢浓艳的朱砂色。二人并称“吴门四家”。不过他的书法相比李流芳来说流传得就少多了,现今能见到的主要是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草书韩愈诗》等。

五)邓石如 邓石如(公元1739-1804年),清徽派四大书法家之一,安徽怀宁人。他是清代中期著名书学家,尤精篆隶,与康有为、赵之谦、钱坫并称为“清末四大书法家”。他的篆书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其隶书也自成风格,不囿前人成法,被后人推崇为“国朝第一”。他的刻帖很多,尤以篆刻著称于世。他的真迹流传不少,最为著名的当数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篆书七绝句》。

六)何绍基 何绍基(公元1798-1873年),湖南邵阳人。他是晚清有名的学者、诗人,也是一名出色的书法家。他的字取法颜真卿、欧阳询、王羲之,尤好王羲之《兰亭序》,功底极为深厚。他的作品现在也很多,主要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比如所收《临欧阳询化度寺碑》和《跋东坡书黄州寒食诗》。

二.清代书法家 (一)梁同书 梁同书(公元1723-1815年),自号山舟,又号砚田,浙江杭州人。他是乾隆年间著名书法家,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乾隆四大家”。他的楷书受欧阳询影响最深,行书学王羲之并有创新,笔法精湛,造诣极高。有“楷书泰斗”之称。他书写的《集字圣教序》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他的传世作品非常多,各地博物馆都有入选,最出名的有中国国家图书馆典藏的《行书五言诗横幅》和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行书七言诗轴》等。

(二)林则徐 林则徐(公元1785-1850年),福建侯官人。他是晚清名臣,也是一位学问深湛的书法家。他的字初学颜真卿,后得王羲之《兰亭序》真迹,遂改学王羲之为师。他的楷书严谨工整,行书俊秀飘逸,颇得王羲之神韵。他的书法在“乾隆四大家”之后另辟蹊径,自成一格,被称为“近代书家第一”。他的真迹流传也很丰富,北京故宫所藏的《行书七言诗轴》颇为有名。

三.现代/当代书法家 (一)沈尹默 沈尹默(公元1883-1971年),祖籍浙江,生于陕西三原。他和弟弟沈士远、叔父沈树镛皆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以书法闻名于世,素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他的楷书得力于王羲之、欧阳询,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他的行书融会了古人之法而又独具风格,让人过目不忘。

(二)启功 启功(公元1912-2005年),满族,原名珠良,号立斋,北京人。他学识渊博,著述颇丰,精通文物鉴定,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楷书得益于柳公权《玄秘塔碑》,行书得力于怀仁集王羲之字所制成的《真草千字文》。他的书法既取法于古而又独出新意。他的真迹相当多,最有名的是作于一九八零年三月四日的《行书贺知章诗句》手卷,现在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珍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