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书法家甲骨文写得好?
个人最喜欢的是王福庵的甲骨文图书,此老精于甲骨金文大篆,善书画篆刻,与吴昌硕、赵叔孺、齐白石并称“民国四大书法家”。他的《说文部首》《古文字结构表》《甲骨文字典》《商氏字汇》等著作是后人学习甲骨文的宝贵资料。 王福庵(1880-1965),原名寿祺,字维季,以字行,别号印劬。浙江杭州人。清末进士,历任京师大学堂教员、清学部主事。 其书学源流如下:
先世业宦,故家富珍藏,少时即嗜古成癖,于经史百家之书无所不读。尤好金石文字及字画。早年从师张裕钊习古文词及魏碑,后受业于杨岘、朱文均门下。其作篆隶行草皆宗秦汉,谨严工整,精熟潇洒。所作印蜕,方折峻丽,笔势飞动,极得秦印遗韵。
他最擅长的字体要数甲骨文了。30年代,于右任曾评价他说 “甲骨之文,代远年湮,流传至今,惟寿祺先生能识其形,研其理。” 他刻的甲骨文印极为考究,如所著录的“西泠印社社主印章”,为竹木印材,方形,高2.7cm,边长1.4cm。
上面所刻文字应为“西泠印社之社址”,但将“社”字左侧的“礻”部省去,“址”字的“之”省去,成了今天的“西泠印社”四字。 再如他所刻的“罗振玉先生审定之宝”。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号雪堂,辽宁义州(今辽宁锦州)人。汉军正白旗。
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民国时期历任京师图书馆总监、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 此印为长方形印钮,银质,边长约1.8cm,高约2.6cm。所镌五字,除“宝”二字稍小外,余均同。笔划线条圆润流畅,布局疏密得当,极富韵味,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