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1角硬币怎么说?
“角”字作为计量单位,是个很特殊的单位,它在货币上表示的是“20分”,而不是更常见的“60分”“70分”;在古代,一亩地大概是六十平方丈,所以十亩等于一公顷,而一公顷被定义为边长为一百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又由于每平方米换算成钱是十六文,于是乎一公顷就成了一千六百文(两亩一垧);而一亩地被换算成钱是二十文,这就有了“二角”这个说法,至于一“斗”米是多少平米呢,那要看你是“升斗小民”还是“高官显贵”了——百姓一斗米大概相当于现在一平方米,官员一斗米大概只有现在半平方米。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特的计量系统,原因也很好玩:古代没有标准的尺子和磅秤,这些度量衡的测量是很不标准也很不统一的,然而人们又需要把这些东西换成钱来计算,怎么办?于是就采用了“折合”的方式,把不同物料的重量或长度统一换算成一定的钱数。因为银子金币相对纸币来说比较稀少,而百姓日常交易使用的大多是铜钱,因此就采用了铜钱作为单位,一“文”钱大约就是现在的一枚一角钱的硬币。而这种计算方式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
顺便说一句,现在的纸币和贵金属币都是按重量作为单位的,这是受到英国影响的结果,因为英国在1971年废除金本位制度前,她的货币政策是采用金汇兑制,即以黄金储备为基础发行纸币(也就是所谓的“法定货币”),而为了增加本国货币的对外交换价值,她采取了“增重”的办法,也就是说外国人的一盎司白银等价于英国人的一两金子加若干英镑的重量,而英国人一盎司的黄金等价于美国人零点三公斤的白银加上若干美元(美国实行银本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