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能值多少人民币?

冷梦莉冷梦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二分,作为我国纸币发行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种面值,一直陪伴着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辛而又辉煌的60多年岁月。 在纸币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从第一套人民币到第五套人民币,二分的身影无处不见,无时不有。 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有12种面额,最大面额为5万元;第二套人民币于1953年1月5日开始发行,共11种面额,最大面额为5元;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共计7个品种,最大面额为10元;第四套人民币于1980年4月15日开始发行,共有27个券别,最大的面额为100元;第五套人民币于1999年开始发行,至今已发行了四套,其中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新增了20元和50元的券别 虽然经历了多次改版,但是“二分”这一词在人们心中仍然被默念流传了下来。那么,为什么二分会永远留在中国纸币的史册中呢?这其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原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便已铸行钱币,但币值多变、计量混乱的局面从此开始。及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首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统一了货币。自此之后两千多年来,铜钱一直是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形式。到了晚清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本国的落后贫穷,使货币领域也受到了外国的影响,许多不伦不类的银元、铜元开始在市场上流通。这些外来货币形状不一、质地各异,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混乱。而人们使用的银两则更因成色高低、公斤重量的差异而难分真假。

民国初年,政府曾试图统一货币,将银两改称银元,每枚重量为库平七钱三分,俗称“袁大头”。但也因为军阀割据,各地铸造的银元成色不同且没有统一标号,导致银元依旧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定货币。 抗战爆发后,为了遏制日本法币的不断贬值,提高自己军队的购买力,国民党政府于1942年1月1日起开始发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券”(简称联准券),以取代日本法币的地位。

“联准券”采用双币制,即以法币为主币,“联准券”为辅币,两者等价兑换。但随着战局的恶化,国民政府的财力枯竭,无力再发行新的货币,从而使得法币的发行量更加泛滥,进而造成了更大的通货膨胀。 为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国民政府于1948年12月宣布实行币制改革,以黄金准备金为基础,发行“人民币”(简称新币),收回所有法币、联准券。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币制改革虽没有彻底成功,但却为后来人民币的独立发行赢得了先机。新币的票面分别取字于《春秋》中的“初币”和《论语·尧曰》中的“小康”,寓意“新中国财政始于初币,中国经济达到小康”。 而“二分”就是出现在这一版本的钞票中: 虽说现在早已不再使用纸币,但我们依然能从收藏市场上看到它们的踪影。一张崭新的第二版人民币“二分”纸币如果品相良好,目前单张的价格大概在一千元左右;第三版人民币的“二分”价格则要稍贵一些,一张全新品要2000元左右;至于第四版和第五版的“二分”纸币,如果品相较好,每张大概都要上百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