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粮票有收藏价值吗?
1953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关于发行粮票的指示,开始发放“山东省粮食统购统销发票”,这实际上是山东地区最早的粮票。这些票据式样统一、规格标准,编号连续,加盖了省人民政府的印章,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这套粮票在全国各地基本上通用。
1964年以后,山东省财政贸易委员会先后印制了多种面额的粮票,供全省范围内使用。这套粮票与之前的那套相比,没有变化的是继续由省政府盖章发行;改变的是将“统购统销”改为“供应”,并将“发票”改为“粮票”。这套粮票还增加了红色油印的副本,上面记载了“领票单位名称”“领票数量”“复本数”等等,显得更为严密和正规。
到70年代中期,这种印有“供应”字样的粮票仍然在继续使用。不过这时已经出现了用砖头作原料制成的专用纸假粮票,这种假粮票制作非常精美,甚至盖上了“山东省财政厅印”的假印章,让那些不识假印的人真假难辨。但这套粮票的防伪措施还是相当的简单,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门道。
到了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普遍出现财政赤字,为弥补资金不足,很多地方擅自发行货币化改革方案,有的甚至连发行文件都没有草拟就匆匆印发,导致很多非人民币在市面上流通,给通货膨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计划经济的象征,这一套“供应”粮票也在这时走上了下坡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