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通宝真正价值多少?
这问题问得,好像别人知道了就会告诉你似的…… 先放结论,就普通的北宋皇宋通宝,目前市场零售价格大概每枚5-10元一枚(看品相)。如果是珍稀品种,那价值可就高了去了…… “皇宋通宝”是北宋时期先后铸造的当十文、当百文、当千文和特赐钱。因为当时宋朝并不缺铜,所以这些钱币的铸造量应该都不算少。但由于年代久远,现在留下来的天然铜矿已经十分稀少,而古代又缺乏保护环境的理念(其实是没钱保护环境——没钱治理污水排放和处理冶炼垃圾),因此这些古钱币大都含有很高的铅、锌等元素,硬度较高难以磨损,保存完好的更是不多见。再加上经历了金灭宋、蒙古灭金等多个战乱时期,大量钱币被埋入地下,民间收藏的更为少见。
不过,在宋代除了铸行“皇宋通宝”外,还曾经以旧钱折价换取新钱的形式来促进经济发展。比如《文献通考·市籴》记载了这样一幕: 淳熙八年……蜀中因钱荒,以旧钱三贯五换新钱一贯。……绍熙二年,京师大钱缺,以三贯六换一两。……嘉定十年,成都府以旧钱三贯四换新钱一贯。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宋朝时期虽然不缺铜,但市面上流通的钱币还是常常出现短缺现象,所以民间常有人拿着旧钱去换成新钱。如果百姓手上的是新铸行的“皇宋通宝”,那么肯定要按面值兑换;但如果人家拿的不是“皇宋通宝”而是之前的“宋元明清铜钱”呢?怎么兑换?按面值还是按质量?显然不可能按面值兑换,不然“宋元明清铜钱”的持有人马上就发财了。所以“皇宋通宝”发行后,官方就以新铸行的钱币按面值与民间持有的古钱兑换,同时再规定一个高于面值的溢价,以此鼓励人们将手中旧的宋元明清铜钱换成新的“皇宋通宝”。这个高于面值的溢价,就是上述“钱荒”报道中的“折价”。 所以,题主所说的“皇宋通宝”应该是比较常见的普通版别,市场价格一直以来都比较低,每枚就值五六元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