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对人像价值多少?
这题我会!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问,家里有一对青花龙凤纹梅瓶,上面写着“大清乾隆年制”的字样,想问一下价值如何?能不能请专业人士估个价? 问题下的答案很多,有的说是清代民窑的产品,价格应该不会特别高;也有人说这是官窑产品,但是造型和颜色都比较普通,所以也很一般…… 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直到我看到这个问题下一位知友晒出来的图片—— 原来这对梅瓶的一侧有裂痕,并且已经有了残缺(如下图红圈处)。虽然清三代的瓷器保养得比较好,但是磕碰总是难免的。我想起了自己家里那对完好无损的青花瓷碗,那是爷爷花几十块钱在旧货市场买的,至今已经几十年了。 也许这对梅子瓶是那位知友父亲或祖父买来的,他们当时可能也没花多少钱,毕竟这类东西在当时属于消耗品而非收藏品。不过现在物是人非,再珍贵的器具经过几十年的洗礼也会贬值。 但如果这个答案被乾隆帝知道了,怕不是要气死。
因为乾隆爷当年微服私访的时候,有一次就差点被一个老百姓家的碗给砸坏了脚。 这个碗就是民窑烧造的“哥釉瓷板”,据说当时一位姓李的官员进贡了一个这样的小碗,碗底有“大明弘治年制”的款识。 结果乾隆爷在观赏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这只碗。 当然以乾隆爷的品味,他肯定不喜欢这种民间风格的瓷器,于是生气地说: “此等顽劣之器,竟尔成对,着内务府照此样烧造几对,赏给吴总管等,留作纪念罢了。” (《钦定皇朝礼器图》)
但这一次,乾隆爷的火气完全是“无理取闹”。 因为这件“哥釉瓷板”可算是稀世珍宝了! 这件艺术品不仅出自明代御窑,而且只有一块,绝无仅有。更巧的是,这块哥釉瓷板的尺寸正好也是16cm×9.7cm。 如果把这块哥釉瓷板剖开,中间部分可以铺成一块长方形桌子桌面。 在我写下这篇回答的此刻,这块哥釉瓷板应该在台北故宫博物馆静静安眠。 但如果你去参观故宫,却可以看到同样的东西,只不过这里叫“瓷板画”,且数量极大,多到让你惊呼奇迹: 这些瓷板画都是清雍正年间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制而成。
当时的宫廷设计师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用极薄的瓷土加工后镶嵌在一起,组成一幅长长的“万里江山图”。 从前文所述的“哥釉瓷板”到这件“万里江山图”,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乾隆年间中国的瓷器制造已经达到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峰水平。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精美的玩意儿后来没有继续传承下去。到了现代,许多工艺都已复兴,但我们依然可以在苏州博物馆看到类似这种哥釉瓷板的艺术品。 我是 @小胡子先生 ,喜欢研究有意思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