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的药书有用吗?

付翔宇付翔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药书,又分药学书籍和中药书籍两大类。 先说药学书籍,以193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药典》为例(民国二十四年全国药品统一章程标准),收载药物504种,其中植物药282种,动物药40种,矿物药107种,化学药75种;对每一种药物的采收、加工、炮制、性状、鉴别、成分、性味、主治、用法、用量等都作了详尽规定。内容之详实,至今仍为众多学习中医者所引用。

再来说说中药书籍,较著名的有1936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的《新编中国药典》,收载中药530种,对每一个药的来源、名称、形质、色味、作用以及配方、临床应用等俱都做了阐述,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比较全面反映中药质量标准和药性理论的文献。还有民国时张宗济等人著、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共收录药物1317种,对每一药的产地、形态、性质、入药部分、采制、性味、功能与主治、方剂选要及历代文献选摘等均作了介绍。该书后由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部整理,1977年重新出版,更名为《新中国药物大全》。以上两书现均难以购到,但可网上浏览或下载。

随着电子图书的普及,现在又有不少人开始使用民国时期的古籍善本了。这些古籍往往被网上书店标出“影印版”字样,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版本现象,不足为奇。而且经过多年翻印,其文字之清晰,远胜原版。至于有人提出“古书版次多少多少版的问题”,这个嘛……古书有几个是正版的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许多中药在古代文献中并无现代命名,而是古今地名同名现象较为普遍,所以阅读和学习民国时期的中医药书时需要结合近代以来的本草著作进行参考和校正才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