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民国二十五年五分?
如题!有知道的请告诉我哈!
谢啦!
谁的青春不死
去年夏天,我闲着没事,就跟着老爸回到了老家。以前回去都是用骑车或者步行,这次就开上了小车,一路飞驰,心情很是愉悦。开了大约两个小时的路途,就来到了故乡的村口,停下脚步,迈步往前走,迎面而来的热气有点熏人睁不开眼,仔细看看,原来是粉尘。进了村子,看到一片废墟,昔日的小院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几堵高墙,墙头上攀附着浓绿的藤蔓。登上房顶,看到远处一堵山墙上题有“蔚山墓志铭”,山墙已经半截倒塌,碑文已经模糊难辨。
我一路寻觅,几经周折,找到了昔日学校的地方,门口的一堵墙被翻修过,白色的涂料将“黑砖木屋”刷成了“白墙红瓦”,看起来是气派了许多,可总是感觉缺少了点味道。门旁还有一眼古井,井身漆黑,苔痕上积。掀开井盖,仍有一股淡淡的幽香。回忆儿时的日子,总是很欢乐,井边的麻绳拴着的鸭子,总是很贪玩,没有主人的呼唤,总是乱蹦乱跳,井边的高压线总是扯出长长的弧线,在蓝天中显得格外鲜明,我的指尖总是喜欢划过那微微隆起的水面......
出了村子,来到河坡,满眼的绿,没膝的深度,脚下一踩,没过脚踝。抬头望去,林木郁郁葱葱,将天空藏在了身后。于是找了一块地方坐了下来,在午后久违的寂寞里,听着水漫过石头的声音。儿时的记忆在此刻异常清晰,河边的小路上,寻找过的蝉蜕,捡过的鹅卵石,追逐过的蝴蝶,以及躺过的泥泞......还有那远去的童年。
远处一片芦苇荡,风吹过来,芦花飘零,好像层层白浪,又如雪撒尘埃。静卧在芦花丛中的鱼船,悠闲地躺在河面上。忽然想起一位故人,只觉得眼前的一切似乎也都随了浮云,消失不见了,剩下的只有虚无,还有空中的缥缈。忽然一阵风过,卷起地上的芦花,像雪,像鸟,在我的眼前飞过,仿佛看见了你白色的坟墓,在风中战栗。
黄昏时,漫步登上山坡,遥望远处高耸的烟囱,缕缕青烟正在升腾,被夕阳的余晖勾勒,有种朦胧的美。昔日开荒种地的山谷,已经被高楼林立的城市取代,被染成黄色的草丛,在烟囱的剪影前低声诉说,在风的颤抖中颤抖,在夕阳的余晖里看着城市的喧嚣,仿佛听到一声长鸣的汽笛,掠过耳边。
下山,经过村部的时候发现了村史馆,进去看看,里面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在一个角落放着一张旧桌椅,我走过去,拖过来,坐了很久,突然想起小时候在这里玩过,很久了,老家具的味道已经淡化了,只剩下淡淡的油漆味。抬眼望去,那口古老的大瓮还在,只觉得时光仿佛凝滞在此刻,曾经活泼的孩子已经长大,留下的只有唏嘘。
村庄还在,乡情还在,但留在这座村庄的人,已经不见了踪影,他们去了城市,或者在这里安了家,他们的后代还会继续从这里走出,但是他们留下的,将只有记忆。
回到城市,已是黄昏。走在宽阔的大街上,霓虹闪烁,车水马龙,高楼拔地而起,大厦高楼遮住了夕阳。城市的变化太快,人们的脚步也太快,没有人注意我,正如我未曾注意过他们。
城市的黄昏,熙熙攘攘的人群,谁也没有注意到,在街道的一角,有一个青年颓然倒地,泪水滑过脸庞,他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喃喃道:“青春不死,青春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