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镇宅塔有多大?

方砚兰方砚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镇宅塔出现于明代中后期,流行于清代,一般是用青砖或石块砌成八角棱锥体。

1、北京的大高殿塔

在北京市延庆县城东北3公里八达岭长城脚下的莲花山顶,有一座大高殿。在大高殿内,人们可以看到一座由15块花岗石垒砌的长方形塔。在大高殿的东、西配殿,也有两座石塔。这些石塔造型奇特,建筑艺术别具一格,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参观,也是明代建筑中的瑰宝。

为什么在大高殿内修建石塔?建塔与镇邪、避灾、祈求平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石塔的用途,从石塔的碑文上能看出一些端倪。在石塔碑文的记载上,有的说,这些石塔是用来镇邪用的,因为莲花山一带在明代以前是白莲教、黄莲教、罗教等民间教派出没之邪地,建石塔是为了镇压、镇服邪气,以保一方安宁。

有的说这些石塔是供佛用的,在石塔的碑文上记载着建石塔是:“以立佛基、供佛之用”、“建诸塔奉祀香火”、“为供佛地之庄严”之类的文字。

2、“石龙”镇宅塔

在陕西汉中留坝县马道乡,距县城东20公里有两处明代石塔。

一塔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另一塔建于明万历六年(1558年)。这两座石塔均为八角七级仿木结构楼阁式样,通体以石块砌成,造型美观,古朴庄重,雕刻细腻。其中,位于马道乡五道河村的一座石塔,造型更为奇特,被人们称之为“石龙”塔。“石龙”塔建在一座高耸的山顶上,四周林木葱茂。远远望去,蜿蜒起伏、栩栩如生。

塔身分为7层,底层直径3.54米上小下大呈倒锥体形。塔门向南,门外两旁各有一尊小石狮浮雕,神态活泼生动,惟妙惟肖。塔内凿有梯道,每层有楼窗,每层塔壁均雕刻着花卉、仙草、云彩等图案,并塑有佛像。塔檐施瓦,檐角悬铁铃。塔外原立有“古佛塔”3字的石碑。碑中还有一首诗:“古佛真传石道心,塔身坚固固难侵。道高不与众峰竞,任取名山作布金。”

相传,“石龙”塔是宋代修的。但石塔上所刻碑文记为:“嘉靖丙申仲冬之月立”,说明此塔系明代重建的。那么,“石龙”塔为“古佛塔”,为何有宋建痕迹,有宋代遗物,是否宋代所建?“古佛”又为何物呢?据当地老年人讲:这是“佛石精”变的,“佛石精”原是一块“佛石”,有灵性,能呼风唤雨。一次狂风骤雨把“佛石精”冲到了马道,又经一场暴风雨把“佛石精”冲到山上并建了此塔以镇之,“石龙”塔因而得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