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与现代铜区别?
清代铜器,是传统青铜器制作的最后阶段,也是中国使用铜器最多和最后断崖时期,可以说传统铜器在清代达到了顶峰。
清代国力的强盛使当时的铜、铁、锡等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在清代统治之前,中国刚刚经历了明末清初的30多年战乱,传统的工艺技术得到极大的复苏,同时民间又汇集了不少传世品和前朝旧物,所以清代仿制的青铜器和新制作的铜器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几乎各朝各代的青铜器品种都有仿制。这些仿品往往刻意求古,不惜使用上好铜料,制作时又精工细作,以达到乱真的程度,从而使清代的伪古铜器成为中国青铜器赝品史上最后的绝响。
从清中期到末期,整个清廷在100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后期,铜器的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清代的铜器制作虽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制铜工艺,但是由于清代的特殊历史环境,导致清代青铜器与商周青铜器相比有了本质的改变。我们从清代官方和民间制作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到,此时的青铜器已经没有了商周青铜器对鬼神和祖先的敬畏精神,已经没有了汉代的雄浑悲壮,更多的是追求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和享乐,因而,从清代开始,制作工艺极为精美的茶具、香炉、薰炉、墨盒、折扇、笔筒、花插、烛台、镜框等文玩器物和生活实用器越来越多。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在器皿造型上有了创新、形制上有了改进、技艺上有了新的提高,在装饰上注重金、石、书、画和诗文的“金镶玉”,因此出现了“合治”、“套治”、“叠制”等工艺,在铜器的铭文上讲究“款识”,成为工艺精良、款铭清晰、铜质优异、做工精致、风格清雅的新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