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南元足金多不多?

牛芸崇牛芸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南元足金的存世量是相当大的,这与该币的铸造背景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从康熙到乾隆一百年间,“皇太子”一职竟然空了长达百年。其间历经“九王夺嫡”等重大事件,储位虚悬,成为大清王朝政治中的常态。直至乾隆末年,才着手考虑皇位继承人问题。为避政治风险,乾隆帝采取秘密建储制度,通过玉旨选定皇位继承人,确保储位的稳定性。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乾隆帝以“建储宫密告宗室及内外大臣”之明谕,择建储。皇太孙爱新觉罗·永璘在争储斗争中败北,乾隆以“其心必不自安,恐反贻害”为由,令永璘“解宗正任”,幽居静处。但考虑到永璘有建储之议,仍令“各省铸南元足金以为纪念”。于是,铸造南元足金之风迅速兴起,清政府也下令各省铸行。

正是由于此缘故,清代南元足金的存世量极大。有学者统计,清代南元足金流通范围极为广泛,在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江西、四川、浙江、福建、安徽、江苏、湖北、山东、陕西等十几个省区均有发现,存世总数至少在15万两以上。据古泉学家戴葆庭《古钱丛话》载:“其价以足金铸成,重一两者有之,多者七八两,其大者则有重十数斤者,民间习称为元宝,或称为足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