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翠玉是什么?
“翠”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绿色;“玉”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有美丽花纹的石头。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有美丽花纹的绿色石头就是翠玉呢? 显然不是这样的,否则“玉石”一词就没必要出现了(因为颜色和花纹是一样的)。“玉石”与“翠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玉”是指由自然界中的矿物聚集而成的一种集合体,成分复杂,形状多呈不规则的颗粒状、块状,颜色的种类也多,除绿色的“翠色”外还有白色、黑色等。而“翠”则是单一的颜色——绿。因此可以说“翠”是一种比较纯净的、偏色的“玉”——称之为色玉或者彩玉。
从地质成因上来看,“翠”是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微晶结构岩石,其成分与矿物组成与“玉”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原岩经过高压低温等变质条件后,矿物质发生重结晶现象形成半透明至不透明的晶体,并因含有不同种类的暗色矿物而呈现深绿色、墨绿色到浅绿色等不同绿色调。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虽然“翠”是绿黄色辉石族中透闪石、阳起石的集合体,但其中不含铬元素,故不是翡翠,不能呈现出明亮的玻璃光泽,而是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相对密度也偏小(2.95-3.07g/cm^3)。
除了翡翠之外的所有绿色玉髓或玉石,皆称为翠玉。这其中包含了所有由含铬云母、含铬角闪石等含铬矿物的矿物集合体构成的“玉”,也包括部分由阳起石、透闪石构成但没有显示出翡翠特征的宝石。 也就是说,除了正宗的“翡翠”之外,我们所能买到的所有的“绿色玉石”都统一被称为翠玉。这就导致了我们往往在选购翠玉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
一是要注意鉴别是否天然形成,由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销售的翠玉都属于人工优化处理过的品种,因此一定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开裂、胶粘等人工痕迹出现;
二是注意鉴定其材质,由于现在造假技术高超,我们可以通过鉴定其内部的纹理来判断是否为天然的翠玉,当然也可以将其放置于阳光下,天然翠玉会泛着淡淡的油润感,而仿制品则不会有这种油润感存在; 三是要看清成色,最好对各种绿色翠玉的分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免买到自己并不喜欢的颜色。比如市面上出现的大量色调偏黑的墨翠,以及原本已经很难找的艳绿祖母绿,两者价值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