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有哪些作品?
卡拉瓦乔的作品可分为三类,一是宗教题材,二是风俗题材,三是历史题材。在宗教题材中,早期作品受盛期文艺复兴余韵的影响,尚有典雅的痕迹,中期作品则在追求反映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中,注重写实和表现人物心灵,后期作品则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又有所前进,其风格日趋成熟。代表作如下:
1、 《赌徒的一局》(现存罗马贡扎格美术馆)作于公元16世纪初,标志着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开始。
2、《基督的下葬》(现存都灵画廊)和《抱水果篮的男孩》(现存伦敦国家画廊)是这位年轻画家在15 93和1594年创作的作品,它们标志着卡拉瓦乔创作实践上的新的探索,画面上出现了强烈的人物明暗对比。而1595年创作的《酒神巴库斯》(现存佛罗伦萨乌福奇美术馆)则表明了画家已完全脱离学院派和世俗派的画风,确立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在这期间,卡拉瓦乔还创作了《圣马太与天使》和《弹曼陀铃的青年》(均现存梵蒂冈美术馆)等作品。
3、《基督受洗》(现存都灵安道尔博物馆)和《圣马太蒙召》(现存梵蒂冈美术馆)是卡拉瓦乔于1596-1597年所创作的两幅作品。《基督受洗》是在画家创作上的一次失败。这幅画被订件人退回,后经修改才获通过。1597年的《残废的士兵》(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是受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和里韦拉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影响。
4、《施洗者圣约翰》(现存伦敦国家美术馆)、《圣马太殉教》(现存梵蒂冈美术馆)和《抱蜥蜴的青年》(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是1599-1600年期间卡拉瓦乔创作达到成熟时的作品。《施洗者圣约翰》是宗教题材的作品,画中完全突破了以往神圣化、超世俗的作法,而以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贫苦青年的形象来作描绘。
5、《马太叫他的兄弟西门》(现存梵蒂冈美术馆)和《朱迪斯与赫勒斯塔布斯的头》(现存圣埃洛伊斯教堂)是1600-1601年间的两幅作品。前者是受到威尼斯派美术家乔尔乔纳的《田园的爱》的影响而创作出来的,后者在宗教画中也融入了现实主义和世俗化的表现手法。
6、《戴石南冠的圣马太像》(现存那不勒斯卡波蒂莫雷美术馆)和《朱迪斯与她侍女》(现存博洛尼亚美术馆)这两幅画作于160 2-1603年间,标志着卡拉瓦乔的艺术生涯开始进入一个衰落的阶段。《戴石冠的圣马太像》是应一家托斯卡纳人寄赠给一家教堂的,但教堂方面不满意而退回,后经修改才被接受。
7、《朱迪斯与赫弗斯特的头》(现存罗马巴贝利那画廊)和《朱迪斯与乌里亚的头》(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是1604-1605年画家在罗马和那不勒斯两地流浪时所创作的。前者是受古希腊、罗马艺术影响的作品,但对主题思想的解释带有消极颓废的倾向,而后者也说明了画风中的颓废感在逐渐增长。
8、《圣彼得的复活》和《圣彼得的否认》(均现存马德里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是画家于公元1605-1606年间在罗马创作的。这时,画家的作品的风格渐趋细腻,色彩有所柔和,笔触也趋于工整。
9、《大卫与歌利亚》(现存罗马博罗梅奥府邸)是1610年在距卡拉瓦乔死亡前一年(大约是在今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马耳他岛)所创作的作品,标志着他的创作风格和绘画形式已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