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哪里有字书画作品?

尚隹炎尚隹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汉字的书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讲究艺术形式的,但经过历代书法艺术家的苦心创作与经营,中国的书法才由单纯的汉字的书写发展成与文学、绘画、哲学思想等息息相关的“艺术之艺术”。

随着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中国的书法也传入朝鲜半岛、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在国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了所谓的“中国文字圈”或者叫“东亚文化圈”。汉字从单纯实用的文字形态中分离出来并成为一门艺术——书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据笔者粗略考察,汉字在被当做文字来使用时,有两大主要功能:一是作为宗教巫术的符号,一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前者突出表现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包括后世的六壬式盘、河洛图谶等文字)上,后者则主要见于两周的金文(包括各种铭刻和货币文字)上。

甲骨文、金文之后的秦篆、汉隶一路演变过来的魏晋期间的楷书,均属“书法艺术生成期”。书法艺术之所以会在这一时期的楷书上有所突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文字形体的稳定。经过秦始皇“书同文”,特别是经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等五经文字的规范,我国古代文字得到了稳定。

第二,书写工具的成熟。汉代发明的纸张,魏晋成熟的制笔技术(“蒙恬造笔”未必可靠,但东晋人卫协所用毛笔是“纯紫”,则十分可信)。

第三,日常书写与官方碑刻中的文字“分野”。一方面,官方碑刻的文字要求整齐划一,而日常书写却可自由自在、挥洒自如,不拘一格;另一方面,官方碑刻的文字多是“尚法”,而日常书写则多是“尚情”。

第四,书法本身具备的艺术形式的充分发育。如东汉以后的书论(崔瑗《草书势》、蔡邕《篆书势》、索靖《草书势》)以及《急就篇》之类的练习书法的范本的出现,都是书法艺术得以形成的内在条件。

所以,“书法艺术生成期”的后期楷书,就成为了书法艺术的“滥觞”。如钟、王父子的楷书、行书、草书等就是这“生成期”书法艺术化了的范例。而到了隋唐,书法艺术则进入了“繁荣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