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金丝楠木老茶几的特点?
金丝楠木其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深山,生长极为缓慢。“千年难长一寸”,其生长过程有着独特的习性,如在自然腐化过程中能发出奇香,可辟蠹,因而从先秦起即成为名贵的建筑和家具用材。金丝楠木家具有一定的年代感,清代家具和明代家具有着很大的不同。
清代金丝楠木老茶几制作上粗犷大方、装饰华丽、纹饰吉祥,体现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取向。与结构严谨、线条流畅的明式家具相比,清式家具在造型、结构、装饰、工艺等方面有所不同,出现了顶箱柜、高几、罗汉床、软塌等新的家具品种。
清式家具的纹饰题材寓意吉祥,采用浮雕、镂雕、嵌铜、螺钿、彩漆,珐琅、象牙、玉石、螺钿等丰富的装饰工艺手法;漆面有黑漆、紫漆、朱漆、金漆、彩漆、百宝嵌等。家具功能由陈设转为实用与陈设并重,特别是圈椅、交椅、靠背椅等,均由明式家具的空板改为镶嵌软屉,使之成为宜于坐躺的软椅。
清代家具的造型,整体上反映出粗壮浑厚、敦实稳重的特点,与清式建筑的风格相和谐。采用厚重的材料,使大的家具在造型上稳重协调。由于加工工具先进,做工精细,表面处理及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形成了清式家具在造型上的显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