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开光从何开始?
古代的陶瓷装饰工艺手法之一。也叫"开窗"。即在器物上先划出生肖等饰纹。然后施釉烧成,使釉面出现装饰图案,给人以镂空之感。清乾隆之后这种工艺已成熟。
开光,是中国瓷器的一种独特装饰技法。即在器物上先设计一块有图案的装饰区域,用作展示器皿主题纹饰,装饰区域以外的部分可以设计一些作为陪衬的边饰纹样。这样的装饰手法犹如在器皿上开放了一块“光亮”的区域,突出展示纹饰,因此称为开光。以开光为主要表现手法的瓷器,称为开光器。
开光的形式有方、圆、长方、菱形等形状,并有单、双、多色,通常以青花线作边框。在装饰技法中,以浮雕、镂、贴花等技法作为开光的装饰形式,以达到装饰的特殊效果。其纹饰包括人物、花卉、山水等。此技法始于元代,而以明清两代为盛。在明清珐琅彩、五彩、粉彩、浅绛彩等器物中使用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