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的瓷器?
在出土文物中,经常能够看到颜色光鲜的瓷器,即使埋在地下很多年没有开裂,也没有腐蚀。于是有部分人认为瓷器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应该能够使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虽然陶瓷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其他物体更加稳定,但是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空气、土质以及温度等等。古陶瓷能有这么好的保存效果,主要还是因为墓穴处于完全密封的空间。
西汉时期墓葬的规格比较高,能够负担得起厚葬的人也比较多。因此那些达官显贵都会雇佣大量的人手为自己挖掘墓穴,在墓穴挖掘完成之后。他们还会在墓穴周围加上一层厚厚的白膏泥,这层白膏泥完全隔绝了外界的空气。墓穴中的一切都会处于缺氧状态,所以这些古董永远不会得到及时的氧化腐蚀。
另外在古代棺材的外面还会钉上一层铜皮,再缠上一圈铁丝。棺木有缝隙的地方都会用金属材料封堵起来,从而防止棺木裂缝之后,空气进入棺椁。所以西汉时期保存的古董相对来讲更为完全,例如马王堆汉墓中就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出土时不仅保持着原有的光泽,而且没有任何损坏,这正是完全密封的棺椁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