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陶器瓷器的区别?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在于,陶器是用粘土成型,经低温(约800—1000摄氏度)烧制而成,胎骨较松,有细微的气孔,断面粗涩,有明显颗粒状结构,釉料施于陶器表面作装饰,并增加其吸附性。而瓷器由高岭土成型,经高温(约1200摄氏度以上)烧制而成,坚硬致密,断面光滑,具有透光性。施于瓷器的釉料是熔融后涂在表面的玻璃质,有吸水性,瓷面光滑,不渗水。
陶器与瓷器的胎质,施釉原料,烧成温度等都有不同。只要具备下列四条中任何两条,就可以确定为瓷器。
一、胎料以瓷石或者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在1200度以上,胎体致密,不吸水或吸水性较弱,敲击时有金属之声。如只具备高岭土而烧成温度不够,或虽温度足够,但胎质不够致密而呈半吸水,则仍不能称为瓷器。
二、施釉原料由一定化学成分的釉料涂 层组成,高温流动性强,冷却后成为玻璃状的晶莹光亮的釉质。
三、烧制温度达到1200度以上,胎体硅化,具有类似玻璃的物理性质,敲击时有金属声。
四、施釉工艺十分讲究和进步,釉面光亮、莹润、不含粗糙气泡和针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