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什么舜书法?
卢舜,字尧夫,浙江绍兴人(或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 卢舜少年时代就喜爱文学艺术,他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之言,尤其喜欢研究《易》学,其文辞清丽典雅。他的诗作也大多抒发情感,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在书法方面更是卓然成家,尤以行草见长,与解缙、姚广孝等并称“吴中十子”及“北派四大家”;并先后被推举为江苏提学副使和湖广参政。 他擅长行草书,宗法二王,笔力遒劲而气韵洒脱。传世墨迹主要有《跋唐摹兰亭序》、《千文卷赞》以及行书五言诗和七言律诗各一首。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跋唐摹兰亭序》了。这卷《跋帖》纵31.6厘米,横557.7厘米,全文共428字,用笔凝炼劲健,点画精微,结体开张,疏密得宜。全篇布局上疏下密,首尾呼应。无论是用墨还是运笔,都给人以自然流丽的审美感受。
明万历年间,曾有人评说卢舜的《跋帖》:“此本不独笔笔入帖,即字字皆合古法。至其天资超旷,下笔处如春云之起岫,又非寻常笔墨所能拟议者矣!”可见他的笔法是多么的高妙。 据传,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名叫郑元庆的人,酷爱收藏字画。一天,他得到一幅宋拓本的唐代名家冯承素的摹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序》,欣喜若狂,爱不释手,于是将其装裱成卷,悬诸壁上。一日,卢舜到郑家做客,偶然见到这幅《兰亭序》真迹,不禁心旌摇荡,爱不释手。当时卢舜正值壮年,精力旺盛,他每天伏案临摹,竟达三年之久,其神情专注的样子,犹如痴癫一般。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能够以假乱真了。有一天,有位朋友送给他一卷仿制的《兰亭序》,他便拿出来向旁人显摆,谁知却被朋友识破。此事被卢舜得知后,他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我仿写的《兰亭序》能够得到您的认可,那说明我的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过,我还觉得不够满意,我要继续努力下去,争取早日创出一套自己的风格来。”
后来,他又苦心孤诣地揣摩了数载,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行书写意,挥洒自如。为此他还专门刻印一枚,以示纪念。这就是后来的《跋唐摹兰亭序》。 这卷行书的结构十分巧妙,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正文内容采用竖式书写,下部正文内容则采用横式书写形式。这样整幅作品给人一种错落有致、摇曳多姿的美感。不仅如此,它在章法上的变化也是独具匠心的。整幅作品疏密有度,顾盼自乐,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