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名称多由来?
1,“翡翠”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的文献之中,《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汉武帝得宝珠,大如鸡卵,色彩碧鲜,雕刻为枕,置于头上。此珠极清润,枕之而卧,令人有清凉爽快之感,因称为“翠珠”或“翡翠珠”、“翡色珠”。 后世人们所发现的“翡翠”矿物,其颜色与“翠珠”相同,因此汉代以来的“翡翠”之称谓一直被沿用至今。不过当时所指的“翡翠”并非今天我们所理解的翡翠,而是一种产于南方的莹石,因为色泽晶莹艳丽,也被古人称作“水玉”或“水晶”。
2,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翡,赤羽翼也……翠,青羽翼也……”说明翡翠之名最初来源于羽毛的颜色;晋代张华著的《博物志》中也提到:“翡,五色鸟也,赤如鲜血,青如碧玉。”可见最早的“翡”和“翠”都指一种带颜色的鸟类。
3,现代学者根据文献资料以及古代“翡”“翠”的使用情况,推断出古代的“翡”就是今天的“红宝石”(Ruby),而古代的“翠”则是今天称之为祖母绿的绿宝石(Emerald)。
4,唐代李珣所著《海药本草》中载有:“翡翠,别名绿林。”宋人苏颂所著《图经》中进一步解释道:“‘翡’生南海水中,形如鹅颈,色如大红,坚如玉,有光采可爱。‘翠’生南海中,形如鱼眼,色如薄荷叶,亦坚实而有光彩可玩者。”这里的“翡”指的就是红宝石,“翠”指的是祖母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