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玻璃观音怎么佩戴?
我们通常所说的“玻璃种”是一个行业术语,它指的是一种透明度高,像玻璃一样干净通透的翡翠。不过这种叫法并不准确,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翡翠达到高透明度后就一定会呈现 “玻璃种” 的状态。 影响翡翠透明的因素除了自身的质地外,还有颜色、杂质和打磨工艺等因素。如果一块碧绿的翡翠原石经过完美的切磨,也会得到晶莹剔透的效果——只是达不到“玻璃种”的程度罢了。 从物理属性上来说,“玻璃种”是一种特征,它的折射率在1.65左右(不同批次会略有差异),密度在3.25—3.40之间,硬度在6.5左右。 所以只要你的翡翠是在这个标准的范围内,那就可以把它归为“玻璃种”一类。当然,在这个标准范围之内的各类型翡翠,品质也是各有高低的。
高档的“玻璃种”无色或少色,结构细腻且均匀,肉眼观察时基本没有或者只有极轻微的绺裂等瑕疵,表面光洁明亮,看起来晶莹剔透、灵气十足;中档的“玻璃种”会有较明显的颜色出现,比如淡黄绿色的“菠菜绿”,或者是褐红色的“鸡油黄”等等,这些色调的“玻璃种”同样细腻均匀,内部杂质较少;低档的“玻璃种”则可能会存在较丰富的杂质以及较多的裂纹。 不过,由于现在的玉石雕刻大多都会留有一定余量,因此多数情况下,高档的“玻璃种”成品玉器是很难看到明显瑕疵的,即便是有一些轻微的痕迹,也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掩盖起来。
如果你买到的“玻璃种”成品玉器发现了比较明显的瑕疵,那就需要仔细掂量一下了:是因为商家的手艺不足导致的瑕疵,还是因为天然瑕疵而无法避免的问题。前者可以通过退货或者换货来解决,后者则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决定是否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