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绿翡翠如何形成的?
关于黄绿色翡翠的形成,学界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与铬离子相关,另一种则认为与有机质有关。 与铬离子有关的黄色绿色的形成理论中又有两种推论。一种认为在C、N元素缺失的条件下,Eu3+向Tb3+的氧化过程中会由于电子转移的存在使得部分Eu3+被氧化为Eu²+而存在于晶格之中;另外一种说法是当含有Eu3+的矿物受到氧化剂(H2O2)的作用下, Eu3+被还原为Eu²+形成无色透明溶液,但当溶液中存在CO2时,Eu²+会被络合,然后逐渐生成Eu(CO3)²_或Eu(bO4)³_等复杂化学物而呈绿、黄色。
与有机质有关的黄色绿色的成因比较简单,就是有机物侵蚀晶体表面导致的。 有学者提出在成矿过程中,岩浆结晶的过程中混入了有机碳素,这些有机碳素主要以甲烷气体的形式存在,随着岩浆结晶过程完结,气体逐渐被包裹在晶体之中,但是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部分甲烷可能进入晶格,从而起到色效应。也有研究者称在成矿溶液中可能有藻类或细菌等微生物的存在,它们能利用无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如果成矿溶液中含有机质(如氨基酸等),则可能通过酶的作用将有机质转化为可溶的物质,随后进入晶格,导致翡翠呈现一定的色效应。